11月21日,新华社发表文章《“变色”楼市:房价上涨的真相》,剖析此轮推动房价上涨的原因。指出巨额资金涌入楼市与这轮房价迅猛上涨直接相关。住房信贷宽松是楼市回暖的重要原因之一,而相比“买房端”的高杠杆,“买地端”的杠杆更高。
有专家指出,本轮房价上涨的背后,不排除一些地方政府和房地产开发商共谋,迟迟不肯出台提高首付率等市场化手段,一些地方甚至等到财政收入任务差不多完成了才出手调控,对这一趋势应该警惕。2016年多地上演“地王盛宴”,成为本轮房价上涨的风向标,其背后一些地方政府扮演的角色引人关注。
中国经济网评论员胡乃军在《我财经》节目中表示,2016年下半年以来的房价上涨,是近两到三年以来形成的。2013年和2014年不断对房地产有支持,很多城市取消了限购限贷。2013年以来这三年整体货币政策是宽松的,短期流动性很充裕,再加上经济进入新常态,很多领域的投资没有比较高的收益率,这几个方面的原因经过三四年的挤压,导致2016年一定会爆发,爆发到哪里去呢?就在房地产领域。所以这一轮房价的上涨,跟这几个层次都有关系,现在逻辑也依然在这里,流动性、经济问题、新常态。
现在流动性还要适当保持宽松,不希望流动性都流向房地产市场,可以一部分流到房地产市场,但最新数据显示,银行新增贷款几乎70%到80%流向了房地产市场。而且很多公司不论是做金融,还是做实体经济制造业的,他们会说经营房屋租赁的部门利润很高,其他实体经济的利润还不如自己有几套楼租出去。如果人们都这么想的话,连做实体的也都跑去炒房地产了,那对中国经济显然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现在有些城市还存在库存严重的问题,还需要去库存。但是20多个出台调控政策的城市,他们是存在房地产泡沫的问题,就是价格虚高,需要进行调控,控制风险。而从地方政府财政收入这个角度来说他们调控的积极性不足,因为房价上涨,不论是一手房开发,还是二手房买卖,政府都可以通过税费获得很高的利益。这次20多个城市一起去调控,说明中央政府从高层的角度对这个问题是非常重视的,所以不是开玩笑,各地方政府应该放弃幻想,准备战斗,打好这场调控房地产市场的战役。“而且我估计这要持续一年的时间,到明年十九大召开之前,这几个主要城市的房价应该是只会降低而不会上升,所以未来一年,包括今年11月份到明年11月份,这几个调控政策出台的城市,房价将会有所下降,这是肯定的事情。”胡乃军说。
胡乃军进一步说,从现在情况来看,通过营业税改增值税,可能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分成要有所调整,因为营改增之前中央和地方的分税制一直是一半,就是整个税收收入十几万亿,中央拿五到六万亿,地方拿五到六万亿。而在以前光土地出让金一年就三到四万亿,所以地方政府靠土地出让金日子过得很好,那么现在既然在房地产这块加以调控,很明显再结合营改增,可能地方政府要在预算内多打主意了,怎样促进实体经济,增加预算的税收收入。另外,原来营业税是地方政府税,增值税是中央和地方共享税,现在把所有营业税改成增值税了,理论上中央政府比例会更高,中央政府一定会加大增值税分给地方的一些比例,通过这些制度性的调整,再加上实体经济等其他方面的补贴,地方政府会维持一定程度的收入,但是还想简单靠土地和房地产税费来获得收入,这个可能就不可持久了。(中国经济网记者 袁晓芳)
相关文章:
(责任编辑:肖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