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微信公号“人民日报评论”昨日发文《失去奋斗,房产再多我们也将无家可归》,引发热议。《经济日报》、《工人日报》今天分别刊文聚焦楼市,呼吁给新一轮"高热"去火,提醒勿盲目炒房。
人民日报文章中说,“'人世间的一切幸福都需要靠辛勤的劳动来创造',这句话应该是一个社会最为牢固的共识。只有人们相信奋斗与劳动,并愿意通过自己的双手创造未来,一个社会才能充满生机活力。相反,如果一套房子的升值就能覆盖奋斗的努力,甚至成为一个人无论怎样奋斗都无法跨越的鸿沟,那么按照理性选择的原理,房产投机自会大行其道,而踏踏实实的奋斗、勤勤恳恳的努力,则会遭到冷落。”《经济日报》指出,全民炒房和全民炒股一样危险。房价急涨须引起足够警惕,应采取措施使房屋回归居住属性,建立遏制投机需求的相应机制,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
中国经济网评论员胡乃军在《我财经》节目中表示,首先从中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显然不能以房地产作为支柱性产业,所以大量资产投到房地产领域是很危险的。但是现在看到一些数据显示,近几个月以来,新增人民币贷款,大量投放到了房地产领域,部分城市8月份楼市可以说涨的疯狂,这必然会引起人们的担心。
房价飞涨对经济的损伤还在于,人们对资产价格和投资收益有了不合理的判断与预期。房价是可以涨的,但涨的过高以后,我们就对资产价格失去了合理判断,现在北京合理房价应该是多少?5万、6万还是部分地区的10多万,谁也不知道了。另外,人们对投资收益产生不合理预期,2013年、2014年时,相对来说北京房价处于一个低谷。但是2015年末到2016年初这么一涨,给我们的印象是不论怎么努力工作都不如买一套房子升值快,这两种扭曲,对经济发展是很不利的。
现在全世界各个城市来看,如果论城市房价,北京上海不是最高的,比我们高的有香港地区,还有新加坡,但是这些国家和地区都是以金融或者是服务业为主的。而在中国这么大一个国家,区域发展差别很大,不可能全部以金融和服务业为主,很多城市还得靠实体经济,还得靠其他各个方面水平的提升,所以全国所有城市如果都依靠房价增长来实现资产价格的确定和投资回报,这显然是不现实的。那样的话,我们的实体经济就真没有希望了。中国的经济还需要去打拼,去奋斗,需要依靠实体经济。
另外,我们要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今年这一拨房地产价格的上涨,和我们连续二三年的宽松货币政策有关,我们不断地降准、降息,货币流动量很宽松。这几年,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新常态需要一定宽松性,但是如果继续宽松的话,就会导致房地产价格的飞升,以及通货膨胀的可能,人民币的贬值,这三个后果是必须要考虑的。所以现在真的是到了货币政策趋于中性的一个时间节点。这半年,我们没有再见到降息降准的大幅度举动,都是开展短期的逆回购做法,所以从我们的货币政策上看,房价不具备未来再涨二到三年的基础,2017年、2018年,包括北上深在内的一线城市房价一定会回归到合理区间,2016年应该是一线城市房价最后的疯狂。回归到合理的区间,就是说涨幅下降或者是比较平稳,因为基本面在那里。(中国经济网记者 袁晓芳)
相关文章:
(责任编辑:贾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