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界及媒体舆论对中国经济走向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分歧。流行的看法认为:中国经济下行主要是因为,中国经济自身的结构性因素造成的,大量产能过剩。另外一种声音认为,当前经济增速下滑的态势比较严峻,经济增速放缓——债务——通缩——企业投资意愿低,这样的坏循环恐已形成。
对此,中国经济网评论员徐洪才在《我财经》节目中表示,“未来的经济走势呈现L型趋势是确定无疑,但是这里面也要区分长期、中期还有短期,不同阶段的不同情况。总体而言,中国经济目前遭遇的困难还是结构性的,这种结构性体现在供给侧提供的一些产品和结构不能满足需求侧的需要,就是不对称,这个问题要通过深化改革来解决。”
徐洪才认为,现在大家担心通货紧缩的形成,可能会导致所谓企业资产负债表的收缩,这种收缩会产生恶性循环,比如整体价格的下跌,企业资产是收缩的,但是负债是刚性的,还本付息的,企业的负债率就是杠杆率是上升的,在这种背景下,企业可能习惯于偿还债务,就不会去增加投资,扩大再生产,形成一个恶性循环,为了打破这种恶性循环,宏观调控部门就应该逆周期调控。
“目前总体来看,中国没有出现这种恶性循环。从近期来看,PPI生产的价格指数,现在负增长情况有所好转,去年年底的时候,连续好几个月负增长,今年5月份已经到了负增长2.8%,这个负增长的幅度在收窄,说明我们通货紧缩的压力是在缓解的。在这种情况下,进一步推动结构性改革,为未来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动力,未来的这种改革,可能不会改变L型的走势,但是会降低下滑的速度,让L型走势更加平缓一下,这是我们所期待的目标。”徐洪才说。(中国经济网记者 项佳丽)
相关文章:
(责任编辑:项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