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习近平访美亮点预览,中美或完成BIT谈判。对此,中国经济网评论员刘艳在《我财经》节目中表示:“习主席这次访美引起全球各界关注,这次重点在于稳定和升级。稳定中国和美国之间,过去已经建立起来的大国关系的同时,还要进行特别是经贸层面的升级。其中有一大创新,就是采取所谓的负面清单贸易协定制定的逻辑。这标志着中美之间经贸大门彻底被敞开,我们只需守住包括涉及到国家网络安全、军事层面以及个人信息安全等领域的底线,其他的经贸范围都可以给中国投资人带来很大的投资空间。而美国更多资本的输出,对于以中国为代表的东亚及东南亚国家,都能有更强的话语权。”
刘艳认为,经贸大门一旦打开,对中国国内有很大吸引力。虽然这次经贸协议没有直接指出对金融体制改革以及金融资本市场改革的影响,但毫无疑问的是经贸层面上的改进,或者说两国之间的增进,应该对中国A股市场也有间接的影响,很明显能够纳入到资本市场的资金流将更加多元化,而且从规模到互联互通的机制,都存在很大的开放空间。未来中国A股也会受益于中美关系的稳定升级过程,我们也需要向美国去学习更成熟的资本市场结构,所以未来资本市场也会反馈出习主席访美的一些成果和效益。(中国经济网记者 项佳丽)
以下是本条新闻的播报内容:
【播报】首先,来看财经今榜的头条新闻。
据媒体报道,应美国总统奥巴马邀请,国家主席习近平于9月22日至25日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全球媒体对此予以关注。其中包括促进全球经济增长、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构建、中美双边投资协议、双方经贸大单合作、区域安全等热点话题令人期待。而中美双边投资协定谈判无疑是本次访问的重点。
对此,商务部原副部长魏建国指出,此次中美BIT谈判完全能谈成。未来,中国将在货物贸易、服务贸易以及金融政策领域,全面发挥积极主导作用。由于中美在气候变化谈判中达成一致,国际进展也大大加快;在联合国的新的千年发展计划中,中国将提出更多的建议。
【点评】刘艳
相关文章:
(责任编辑:王亚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