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目前武汉正在谋划申报国家级长江新区,并在与48家央企举行的座谈会上签署了超过5500亿元的合作项目。对此,中国经济网记者张捷在《我财经》节目中表示,“武汉现在是越做越大,实际上对于湖北来讲有一个吸干效应,湖北的经济基本上集中于武汉,湖北的其他地方都可以叫做武汉郊区。一次揽资5500亿,数字上是很抓眼球的,但是签了合作,资金什么时候到位才是关键,所以这更多是一个远期规划。而武汉对于中国来讲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水路和陆路交通非常发达,很多贸易实际上是在这里转口,等于全国的很多经济资源都会向这集中,这种集中效应和当初上海是很相似的。”
张捷认为,中国不能把所有经济中心都放在沿海,搞活武汉还是有一定的经济意义。就跟当初京津冀一样,走的是区域中心的形式,而不是像美国那样完全城乡化,都是人口向城镇舒展。但是对于中国这样的体量,高度协作的经济区在未来可能会不止一个,现在武汉想争取一个名额,这对于中国的整个经济地理格局是很有价值的。”(中国经济网记者 项佳丽 王亚超)
以下是本条新闻的播报内容:
【播报】继续来看财经今榜第四位的新闻。
据媒体报道,武汉市政府与48位来自中央企业的“城市合伙人”举行座谈会,并成功签约总计37个央企合作项目,揽资达到了5521.42亿元。其中,与中国交通建设集团公司签署的一项大单就高达1100亿。同时,坐拥天然区位优势的武汉市,也正在谋划申报以“长江”为名的国家级新区,并参与湖北省自由贸易试验区的申报,朝着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复兴大武汉的目标前进。
武汉市委书记阮成发表示,面对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域、长江经济带等一系列国家战略的叠加,以及经济发展新常态,武汉市将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重点发展信息技术、生命健康、智能制造三大领域,启动经济总量“万亿倍增”计划。
【点评】张捷
【追问】9月17日,中国远洋公告称,公司下属中远太平洋有限公司和中投海外直接投资有限责任公司,通过各自持股公司共同设立的卢森堡公司收购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库姆港集装箱码头约65%股份。有分析称,中远与招商局的合作代表了现在航运巨头已经开启抱团取暖模式。您如何看这一战略?
相关文章:
(责任编辑:王雅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