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中国央行近期向部分机构进行了定向正回购,期限包括7天、14天和28天,总操作量逾千亿元人民币。对此,中国经济网评论员胡乃军在《我财经》节目中表示,最近中国经济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货币整体比较宽松,但广义货币M2增速较低,这说明现在银行手里有大量资金,没有贷出去,钱没有到企业的手里。这次所谓央行正回购,其实是很多银行要求的,并不是央行自己主动操作。
胡乃军认为,现在银行在推动经济实体发展的道路上,走的不够坚决,或者说走的不够好,我们需要更多的机制,让资金流入实体经济,这就涉及到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比例的问题。“接下来要做的包括利率市场化改革、银行股份制改革、银行经营管理细致化,这都要求银行把更多钱投向实体经济,促进经济发展,避免有钱但没到企业手里的麻烦。”(中国经济网记者 刘津池)
以下是本条新闻的播报内容:
【播报】来看今天财经今榜第二位的新闻。
据媒体报道,中国央行近期向部分机构进行了定向正回购,期限包括7天、14天和28天,总操作量逾千亿元人民币。《经济参考报》从多个渠道证实,包括国有大行在内的部分银行确实提出了正回购的需求,而央行也向部分银行启动了正回购,但利率和规模并不确定。
多数市场观点认为,央行定向正回购操作并非稳健货币政策转向的信号,但由于杠杆资金较为敏感,对资本市场影响会比较大。更有分析师预测此为央行新一轮降准的信号。民生证券固定收益分析师李奇霖表示,如果资金利率的宽松反映的是实体经济有效需求不足,叠加金融机构风险偏好回落,那正回购的开启反而有可能是货币宽松的起点。
【点评】胡乃军
【追问】央行调查统计司司长盛松成表示,汇率市场化改革、资本账户开放,一两年之内基本可以完成。我们来听一下嘉宾的分析。
【点评】胡乃军
相关文章:
(责任编辑:项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