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已成继美国之后第二个GDP达到10万亿美元的国家,有分析认为当前中国正在与“世界工厂”说再见,将成为全球重要的资本与需求来源地。中国经济网评论员艾学蛟表示:“这几十年来,中国早已是制造业大国了,但随着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制造业的优势开始不再明显了。现在中国大量制造业产能过剩,为了消化产能,我们只能将一些低端产业转移到其他国家,这样中国就会变成一个资本净输出国。”
艾学蛟认为,现在中国这个制造业大国的意义在慢慢改变,我们正在脱掉制造业大国的帽子,正在变成高端制造业大国,中低端制造业正在转移到国外,这些对中国未来发展很有利。(中国经济网记者 刘晓琴)
以下是本条新闻的播报内容:
【播报】首先,来看财经今榜的头条新闻。
以欧洲央行为代表的各大央行陆续打响了“通缩保卫战”,美国经济一枝独秀越发巩固了美元强势地位,为此2015年人民币贬值压力也不容小觑。据中国经济网消息,继23号人民币即期汇率大跌222个基点后,26号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继续大幅贬值254个基点,创下2014年6月来的新低。盘中最低跌至6.2569,一度逼近中间价的最大波幅2%。
业内认为,此次人民币汇率大幅下跌时,拥有巨额外汇的央行没有出手干预,任凭人民币对美元即期大幅下跌,说明当前人民币贬值幅度未超过央行的容忍限度。著名财经评论家叶檀也表示,人民币近期的下跌是放任的结果,不必太纠结,即使人民币今年下跌3%也没有什么了不起,前两年美元兑欧元还有大幅下跌的时候呢。只要是可控的,就不是大风险,人民币不存在类似卢布这样的失速贬值风险。
【点评】艾学蛟
【追问1】您觉得人民币汇率贬值对A股公司会有哪些影响呢?
【追问2】此前的经济数据显示,中国已经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GDP达到10万亿美元的国家,有分析认为当前中国正在与“世界工厂”说再见,将成为全球重要的资本与需求来源地。那么您觉得中国经济转型过程将对全球产生哪些影响?
相关文章:
(责任编辑:项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