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巴经济走廊
专题·活动
|
中巴农业与产业合作
|
巴中特快
|
最新
[我财经]林耘:建立房地产“长效机制”10年都未必够
2017-05-10 07: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编辑推荐
巴基斯坦记者:让更多人了解中国的发展之道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外媒记者来华参加形式多样的媒体交流项目。他们深入中国多地,亲身感受中国式现代化...
巴媒:2025年的“下一个中国”
最近闭幕的2025年中国全国两会聚焦“下一个中国”,开辟现代化新天地,通过向世界快速开放提振高科技经...
惊魂30小时!巴基斯坦火车劫持事件回顾
基斯坦三军新闻局12日深夜宣布,巴基斯坦西南部俾路支省发生的客运列车遭劫持事件已结束,巴安全部队消...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证140554)
专题·活动
中巴农业与产业合作
巴中特快
最新
[我财经]林耘:建立房地产“长效机制”10年都未必够
2017-05-10 07: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v.cen.ce.cn/video_info/2017-5-9/1494317047693.json,553,450
点击进入《我财经》专题
据《中国经济周刊》报道,近期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预示着“长效机制”或将成为2017年房地产市场发展的重要目标和落脚点。此次政治局会议在谈到房地产市场时提出,“要加快形成促进房地产市场稳定发展的长效机制”,措辞发生了微妙变化。这次中央对于长效机制的提法用的是“加快形成”4个字。而在去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措辞还是“加快研究建立符合国情、适应市场规律的基础性制度和长效机制”,措辞的变化反映出政府目前对于房地产长效机制的建立已是箭在弦上。业内专家认为,房地产长效机制真正建立起来,不是一两年的事情。完全建立起来,有可能需要5年,甚至10年。
中国经济网评论员林耘在《我财经》节目中表示,5年10年都未必够,可能需要更长的周期。因为房地产本身周期就很长,而且政策出来之后可能会有正面的作用,但也难免会有些误伤,如果想把政策酝酿的针对性特别强,而且效果偏正面,那么这里的磨合过程也比较长,它同时需要有些阶段性的政策来匹配。
这一次中央政治局再次开会研究,首先说明房地产发展到当下阶段有些问题需要研究;第二为什么强调长效机制,因为过去两年多的时间里,中央政治局也开过会研究过房地产的问题。两年多前是市场低迷,库存压力非常大,甚至带有金融风险,影响到老百姓住上房子等。所以我们看两年前政策研究的结果是一个松绑的政策,比如摸底做数据库,与此同时该降低首付降低首付,该放宽限购放宽限购,该补贴甚至都给了补贴,这是那个时候阶段性的政策。在两年的时间里我们看到房地产市场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一方面去库存从一线城市向二线、三线城市传导,由库存的过剩变成库存的不足,甚至由库存不足出现房地产价格过快上涨,让有些人看到了投机的机会,开始投机性炒作,然后就偏离了房子是用来住的基本属性,这导致政策又拐了一个弯,开始限购,限贷、限离、限售等。
我们看到在这轮一起一落中房地产整个储备情况已经不同于两年前,现在到核心城市,以及一些核心城市周边的二线、三线城市都可能要限购,因为它受到了传导,它同样有库存去的过快,供应不足的问题。第二,我们看到基本上会有限贷,然后还会在限购上细分的越来越厉害,普遍的做法就是给你购房资格,但期限的要求在延长。比如说最早的时候只有北京需要五年居住证纳税社保等,现在很多城市都将五年变成一个标配。这轮调控中还有一个新的做法,就是限售,为了防止倒房,快速的买快速的卖,赚差价扰乱市场,现在从厦门开始就有了限售,买房以后锁定期三年不能卖。这些机制本身都是短中长的一种结合,特别当这些政策组合在一起的时候,多多少少能够起到长效机制的一点作用,长效机制包括中短期这种措施的集合,也包括在这个基础上面,做更长期的政策,像大家期望值比较高的房产税。
另外我们看到房地产发展跟经济的影响非常大,跟老百姓的居住生活基本的享受结合在一起,所以它这种紧和松之间是需要一点余力的,政策要有前瞻性,应该有调整回旋的余地,这样才是真正有利经济发展和对老百姓负责的政策。(中国经济网记者 袁晓芳)
相关文章:
[我财经]石述思:特朗普税改是饮鸩止渴 长远看危机四伏
[我财经]石述思:医疗器械成回扣灾区 改革靠大家监督
(责任编辑:刘媛媛)
编辑推荐
巴基斯坦记者:让更多人了解中国的发展之道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外媒记者来华参加形式多样的媒体交流项目。他们深入中国多地,亲身感受中国式现代化的蓬勃活力。其间,外媒记者撰写了多篇关于中国的生动报道,为世界展现了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巴基斯坦“每日中巴经济走廊”网记者易卜拉欣·费萨尔表示,随着对中国的了解不断加深,他愈发感受到这份工作的责任与意义。
巴媒:2025年的“下一个中国”
最近闭幕的2025年中国全国两会聚焦“下一个中国”,开辟现代化新天地,通过向世界快速开放提振高科技经济,巩固全过程民主,并继续作为稳定全球力量发挥作用。下一个中国以热词“人民至上”为特色。中国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回顾了一年来的履职情况,并就经济发展、社会政策、立法改革和国家战略等问题提出议案或提案。
惊魂30小时!巴基斯坦火车劫持事件回顾
基斯坦三军新闻局12日深夜宣布,巴基斯坦西南部俾路支省发生的客运列车遭劫持事件已结束,巴安全部队消灭了全部33名恐怖分子,21名人质遭恐怖分子杀害。中国驻卡拉奇总领馆12日下午再次向新华社记者确认,目前没有中国公民在这一事件中伤亡的报告。 巴三军新闻局在一份声明中说,这辆列车当时从俾路支省首府奎达开往开伯尔-普什图省首府白沙瓦,11日下午在俾路支省锡比市附近遇袭。恐怖分子炸断铁路轨道后控制火车,挟持人质。
巴媒:从两会看中国发展政策蓝图
在动荡的全球环境下,中国的经济增长仍是备受关注的焦点。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5年GDP增长预期目标为5%左右。中国一直以来都有实现年度增长目标的良好记录。尽管面临严峻的外部环境,再次提出“5%左右”的增长目标彰显了中国的信心,也表明中国将为国内需求提供更有力的政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