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圈备受瞩目的、8月1日第二批“空壳”私募清理大限即将来临。据媒体报道,在历时半年的“保壳”运动后,行业发生了不少变化,但总体形势仍然不容乐观。协会官网数据显示,截至7月31日,已经登记的24742家私募中仍有12579家没有备案首只产品,占比为50%左右,恐将出局。
在“保壳”运动的影响下,近半年私募备案产品数量达到井喷状态。数据显示,在市场不景气,私募产品不好发的情况下,平均每个月备案的私募产品备案数量却超过2000多只;尤其进入7月以来私募们更是争分夺秒,备案产品加速,单月备案数量达到4994只。有业内人士表示,8月1日前没来得及备案产品的私募,协会有可能本周出台后续审核处理意见,没通过的私募估计还是要注销,如有开展业务需求再重新申请。万家“空壳”私募面临注销风险,大清洗之后,究竟会注销多少家,留下多少家,私募行业又将会呈现出怎么样的新生态,私募是否会进入全新时代?
对此,中国经济网评论员徐洪才在《我财经》节目中表示:在这里面野蛮生长恐怕是不行的,过去确实良莠不齐,呈现出井喷状态,那么当然这也是一个市场行为,这里面就存在将近25000家私募基金管理公司,其中有一半是空的没有产品,说明这种状况截止到目前为止显然也是不合理的。
“监管部门如果加强这方面的监管和要求,我觉得是无可非议,从无序到有序的竞争,保护市场投资者的利益,同时,要让市场能够有序规范发展,我觉得这也是监管部门应该尽的职责。”(中国经济网记者 项佳丽 楚小静)
相关文章:
(责任编辑:项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