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季来袭,不少学生都会选择用散伙饭、个性毕业照、K歌、毕业旅行等方式,纪念自己逝去的大学生涯。这些花费不菲的活动,俨然成了离校前的必备功课。据调查,68%的毕业生毕业季花费超过4000元,甚至有2%的人毕业消费超过10000元。其中约八成毕业生的毕业经费需要父母掏腰包;其他学生则靠奖学金、打小时工、实习费作为经费,其余部分由父母承担。
对此,中国经济网评论员胡乃军在《我财经》节目中表示,现在的所有年轻人都是从上学过来的,回想自己毕业的时候,如果有时间、有精力、有支付能力,大家聚起来庆祝或者搞一些纪念活动是无可厚非的。但凡事都不能过度,一些同学在毕业时的疯狂做法,还是不太恰当。
“任何人生都应该有一些规划,大家应该把青年时期作为一个整体规划,比如大学四年要做多少事情。”胡乃军说,如果四年把想做的都做了,那很好,如果没有完成,也不一定非要在毕业季去做。值得注意的是,现在以大学为核心的消费非常强大,大学生似乎有很强的消费能力,但事实上,他们的收入水平不是很高,80%毕业生的毕业经费需要父母买单,在一些大城市,父母还要承担孩子成家买房子的费用,所以父母的压力相当大。从这方面来看,这不仅仅是毕业经济学,而是一种代际经济学。无论是消费者还是厂商,都应该对此理性看待。
“大学毕业不代表人生结束,同学们不要像没有明天一样去消费。”胡乃军强调,毕业典礼的英文单词是Commencement,而这也有开始的意思。从某种意义上说,毕业典礼是一个开始,毕业生作为一个成熟的成年人,要开始进入社会,承担更多的责任感。如果抱有这样的想法,那么大学最后阶段的庆祝将变得有理有度有节,并且更具有纪念意义。 (中国经济网记者 王雅坤)
相关文章:
(责任编辑:项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