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日,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外贸回稳向好的若干意见》,从5个方面推出14条政策措施,促进外贸创新发展,努力实现外贸回稳向好。这套组合拳不仅涉及金融、保险、财政税收等方面,也有包括加工贸易在内的多项贸易政策以及改善外贸企业经营环境的具体配套政策等。
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济研究院院长桑百川表示,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大,外贸企稳回升态势并不稳固,外贸形势依然严峻的背景下,国务院出台了一套多部门协同作战的稳外贸组合拳,是《意见》最大的亮点。桑百川说,可以看出,先要稳定,而后转型升级。比如创自主品牌、对知识产权的保护等是促进外贸转型升级,但是,无论是产品还是贸易结构或贸易方式的升级,基础都是先稳定外贸。
对此,中国经济网评论员张捷在《我财经》节目中表示,“我们的外贸形势是一片大好,除了3月份进口同比大涨以外,其实4月份很多人都说进口又回原貌,增长没有了。但是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外贸顺差一直是不断的在创新高,真正的外贸下降体现在进口额大幅度的下降,进口额大幅度下降和国际大宗商品的降价是完全对应的,国际大宗商品的价格,跟一年以前高涨时期有非常大的降幅,而进口原材料价格的下降,对于出口端是有传导效应的,意味着出口的价格肯定也要降,所以在这个过程当中,中国外贸总的数额出现下降是合理的。”
张捷认为,真正要看的是,中国外贸占全球贸易的份额持续增长,而且增长很明显,创了新高,有一个说法是超过了美国。这些份额可以看到中国外贸形势,现在确实是非常的良好,而且这种良好不能简单的比较数字,要解读数字背后的因素。这种形式,如何能够保持稳定、可持续,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保持可持续的大幅度的外贸顺差,以及外贸形势,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在低位,那么我们的形势会很好。
“接下来,我们实际上要防微杜渐的是,如果国际大宗商品的价格暴涨,暴涨的结果对于我们的进口额,数据上进口额虽然大幅度增长,但是实际我们的外汇、进口的压力都会比以前增大很多,这个是需要严格注意的。”张捷说。(中国经济网记者 项佳丽)
相关文章:
(责任编辑:贾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