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直兑韩元特别报道》录制现场。从左至右分别为中国经济网主持人郭枞枞、韩国驻华使馆公使衔参赞财经官李虎炯、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院长谭雅玲、韩国对外经济政策研究院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杨平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世界发展研究所原副所长丁一凡。中国经济网记者 裴小阁/摄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世界发展研究所原副所长丁一凡在中国经济网《人民币直兑韩元特别报道》节目录制现场。中国经济网记者 裴小阁/摄
人民币直兑韩元微视频系列:
中国经济网北京11月9日讯(记者 王雅坤)在谈到人民币国际化问题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世界发展研究所原副所长丁一凡在中国经济网录制《人民币直兑韩元特别报道》节目时指出,人民币要想实现国际化,还有很多坎儿要迈,不可能一蹴而就。首先人民币需要保证购买力的长期稳定,增加人们的持有欲望。其次,人民币要有一定投资、升值的机会。
丁一凡表示,一种货币被国际使用的标志是第三国在进行商业交易时,愿意使用这种货币作为结算货币。如果人民币出现这个现象,就说明其在国际化道路上前进了一大步。
“我的一些欧洲朋友认为这一步很快会到来,他们比中国人要乐观的多。在5-10年之内,人民币一定会成为第三国之间交易的货币。”丁一凡说。
李克强总理在10月31日-11月2日对韩国进行正式访问时,提出在上海外汇交易所建立韩元对人民币直接交易机制,为此,中国经济网推出《人民币直兑韩元特别报道》。节目在韩国经济电视台落地,11月8日(周日)下午3:30首播,晚上10:00重播,节目宣传片已于11月6日播出。
(责任编辑:郭彩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