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媒体指出:中石油进口天然气猛烧钱,3年亏损千亿元。对此,中国经济网评论员张捷认为,在天然气这个问题上,市场化不是绝对的灵丹妙药,中石油“猛烧钱”的背后其实也是负担起了一个企业的社会责任。
张捷指出,天然气价格问题比油价更复杂,因为开车的是一部分人,但是使用天然气的却是我们整个社会群体,我们做饭、取暖都离不开天然气。目前我们进口天然气价格比较高,运输成本也很高,如果现在按市场化来定价,那么对于很多百姓来说是非常残酷的。所以在天然气问题上,中石油的亏损是政策上的亏损。(中国经济网记者 高天晓)
以下是本条新闻的播报内容:
【播报】继续来看财经今榜第二位的新闻。
尽管中石油和俄罗斯天然气公司签署“世纪大单”已经过去将近一个月,但大家对这桩生意的交易价格,以及中石油的盈利状况却持续关注。据中国广播网援引其他媒体报道说,此前,来自中亚的天然气管道A、B线,通过西气东输二线向国内转供。但A、B线的盈利状况一直不佳,2011年至2013年间,中石油在进口天然气销售上的亏损总计1051亿。
尽管有媒体报道说,6月15日,中亚天然气管道C线也正式向国内通气,年输气能力最高可达250亿立方米。但业内专家指出,中亚地区天然气价格较高是普遍现象,进口数量越大亏损越严重,同时,多环节政府均介入干预的办法,很难反映市场真正的供需关系,让天然气价改取得实质性突破已经迫在眉睫。
【点评】张捷
相关新闻:
[我财经]张捷:“安倍经济学”不为发展 只为不倒下
(责任编辑:刘津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