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活动 |中巴农业与产业合作|巴中特快|最新

巴基斯坦“蓝印花布”用色彩讲述千年故事

2025-07-18 17:32 来源:环球时报  

编辑推荐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证140554)

巴基斯坦“蓝印花布”用色彩讲述千年故事

2025-07-18 17:32 来源:环球时报

在巴基斯坦南部信德省,有一种木版印刷的花布与中国传统的蓝印花布很像,名字叫阿吉拉克(Ajrak)。

在伊斯兰堡举办的文化节上,阿吉拉克成为信德省场馆内最醒目的元素,好几个店铺的架子上摆满各种颜色和图案的阿吉拉克布料。阿吉拉克的底色一般为深红和靛蓝,也有黄色、绿色、黑色等,上面的花纹多为网格状重复的花鸟、植物、人物或几何图案,有些布料上还绣着亮片、珠子。

记者走进其中一家店铺,店主阿卜杜勒·拉扎克来自信德省海得拉巴市默蒂亚里县,他与家人均从事阿吉拉克制作,并雇了五六名工人。据他介绍,尽管本地人日常已很少身着阿吉拉克服饰,仅在节日时佩戴由其制成的头巾与围巾,但随着阿吉拉克逐渐成为信德省传统文化的象征,它广受外地民众青睐。除传统棉布材质外,还有同纹样的丝绸布料,用于制作女士披巾或纱丽,其色泽更明艳,垂坠感更好。

阿吉拉克的制作始于一种名为Katha的硬质纯棉布料:工人将布料带至河中清洗,在河岸甩干后铺平晾晒。后续步骤为染料:先将骆驼粪与水、小苏打等混合,再将布料反复浸泡、干燥4次,最后在河中洗净。整个过程中,布料需保持微湿状态,不能完全晾干。

接下来就是印花环节:工人以木质印章将红色传统图案印于布料,再用另一木质印章以黑色填充缝隙、勾勒轮廓,随后用干牛粪覆盖无需染色的部分,最后将布料放入染料中清洗。经过反复印刷、染色、清洗,布料颜色逐渐丰富加深,最终形成色彩鲜亮、层次分明的阿吉拉克。经此复杂手工流程制成的阿吉拉克,也不易褪色。

阿卜杜勒·拉扎克透露,自家工厂拥有完整的制作流程,每组约5人,一次可制作30至40套衣服,全程耗时12天,前4天进行布料清洗,后8天专注于设计与印花。

至于阿吉拉克的历史,可追溯至公元前2500年的印度河流域文明。在著名的摩亨佐达罗遗址,曾出土一尊祭司王半身像(现藏于巴基斯坦国家博物馆),其一侧肩头所披披肩刻有类似三叶草的图案,图案圆圈内部填充红色颜料,被认为是信德地区最古老的阿吉拉克作品。

相传,古埃及人曾从信德进口阿吉拉克用于包裹木乃伊;公元前500年,波斯国王大流士一世在加冕典礼上也使用了阿吉拉克。直至今日,信德人在贵客到访时,仍会献上阿吉拉克围巾以示敬意。

有观点称,“阿吉拉克”一词或源自阿拉伯语“Azrak”,原意为“蓝色”,该名称或许是在公元711年左右穆罕默德·本·卡西姆征服信德后开始使用。但这丝毫不影响阿吉拉克作为信德省重要特产的地位,即便在英国殖民时期,它也是信德省的大宗出口商品。

如今,这一古老工艺已融入现代社会。在阿卜杜勒·拉扎克的店铺中,记者见到了很多阿吉拉克文创周边,包括布包、扇子等,还有夹克与马甲。不少年轻女孩也来选购布料用于裁剪成衣。这些让传统工艺在时尚领域焕发新的生机。

“现在阿吉拉克很流行,我们的订单很多。”阿卜杜勒·拉扎克兴奋地说道。他希望政府能对这项传统技艺予以扶持,助力传统文化传承与发扬。(本报驻巴基斯坦特约记者 姚 晓)

(责任编辑:富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