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14日,国际知名的心理学家菲利普·G·津巴多在旧金山的家中安详离世,享年91岁。津巴多的一生不仅见证了心理学的发展历程,更以其独特的实验和深刻的理论,对人类行为和心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被尊称为“心理学的形象和声音”,获得了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希尔加德普通心理学终身成就奖。在心理学史上最为著名的“斯坦福监狱实验”就出自他手,实验中他揭示了情境因素对个体行为的巨大影响,这也让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人类情感与社会体验,逐渐在心理学中浮出真相。
继其标志性的监狱实验之后,菲利普·津巴多致力于探索心理学在增进人类福祉方面的应用,他曾说,“我不希望我的墓碑上写着:他是那座斯坦福监狱的监狱主管。相反,我更喜欢它是这样的:他把人们从害羞的牢笼、无知的牢笼、自我膨胀的牢笼中给解放出来,他做得兴致勃勃,同时也激励年轻人去成为‘日常英雄’。”
菲利普·津巴多的代表作之一《心理学与生活》第20版(人民邮电出版社)中文版累计销量已达160万册,由北京大学心理学系19位教授共同翻译,被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定为普通心理学课程指定教材,这本书是近二十年来对中国心理学普及产生重要影响的教科书。
北京晚报电子报12月27日第19版网页截屏(部分)
斯坦福的恶魔
菲利普·津巴多的心理学研究之路始于他对人类行为和心理的深刻好奇心。他于1933年3月23日出生在美国纽约,是家中的长子,早年因长期住院而学会了阅读,这为他日后的学术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津巴多的正规教育始于纽约公立学校,他在詹姆斯门罗高中毕业后,成为家中第一个攻读大学学位的成员。1954年,他在布鲁克林学院获得心理学、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学士学位,且以最优等拉丁文学位荣誉毕业。随后,他前往耶鲁大学深造,于1955年获得心理学硕士学位,1959年又获得该校的心理学哲学博士学位。
津巴多的心理学研究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他在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和纽约大学担任教职期间,逐渐将研究重心从动物实验转向人类行为研究。这一转变不仅拓宽了他的研究视野,也为他日后的标志性实验——斯坦福监狱实验埋下了伏笔。在耶鲁大学期间,他参与了儿童考试焦虑研究项目,并在哈莱姆区创建了“领先一步——黑人骄傲”暑期项目,这些经历使他深刻认识到环境和社会因素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津巴多对情境力量对个体行为的巨大影响这一课题的兴趣,源于他对人类行为复杂性的深刻洞察。20世纪二战纳粹的疯狂、种族屠杀、革命热情、宗教狂热以及美国在越南战场上的各种丑闻,这些世界上的大事件,让好奇的津巴多想要一探人类行为的根本,了解这些现象的产生。
为了深入探究这一现象,他策划了斯坦福监狱实验。该实验于1971年在斯坦福大学进行,实验参与者是24名身心健康、无犯罪记录的大学生志愿者。他们被随机分为“囚犯”和“狱警”两组,在模拟的监狱环境中生活。实验设计要求“狱警”不能使用暴力,但实验开始后不久,“狱警”们为了控制住“囚犯”的行为满足自己任务的完成,逐渐表现出虐待和羞辱“囚犯”的行为,而“囚犯”们则变得无助和顺从。实验原计划持续两周,但由于情况迅速失控,最终在第六天被迫提前结束。
这个实验影响力巨大,并震惊了学术界,此前人们会将纳粹德国的疯狂归咎于希特勒,归咎于纳粹独裁的国家机器,战后那些宣称无罪不知悔改的纳粹分子,被认为是顽固分子。但至于权力与环境如何影响每个人,每个人的个体会产生何种变化,学术界一直是猜测和推理的状态,直到这次实验仅仅六天就全面失控,这也引发了人们对人性对个人的微观思考,看见每个人的共性,而不是套在宏观的归纳和概念中。这也让“斯坦福监狱实验”成为心理学史上最具争议的实验之一。
是天使也是魔鬼
斯坦福监狱实验不仅揭示了情境力量对个体行为的巨大影响,还揭示了人类在特定情境下如何快速适应权威角色,并可能因此出现失控的行为。津巴多认为,这种情境力量可以超越个体的意志和道德判断,使人们在不知不觉中做出违背自己本性的行为。
在斯坦福监狱实验之后,津巴多并没有停止对情境力量影响个体行为的探索。在多年总结和梳理中,他出版了《路西法效应:好人是如何变成恶魔的》。这本书是菲利普·津巴多基于斯坦福监狱实验及其后续研究撰写的一部重要著作。该书详细解析了环境对人性的深刻影响,探讨了普通人在特定情境下如何转变为“恶人”。
津巴多认为,这种转变并非个体本性的改变,而是环境和情境的作用结果。在特定情境下,人们容易失去自我控制,被角色和规则所束缚,从而做出平时不会做出的行为。这种情境力量不仅存在于实验室中,也广泛存在于现实生活中。
在情境力量的作用下,个体最初可能只是被动地顺从规则和命令。他们可能并不认同这些规则和命令,但由于害怕惩罚或失去利益而选择服从。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情境的持续影响,个体可能会逐渐认同这些规则和命令。他们开始认为这些规则和命令是合理的、必要的,甚至开始主动维护这些规则和命令。
最终,个体可能会将这些规则和命令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他们不再需要外部的压力或激励来遵守这些规则和命令,而是自觉地按照这些规则和命令行事。这种内化过程使得个体行为更加稳定和持久,也使得个体更加难以摆脱情境力量的影响。
津巴多在《路西法效应》中指出,制度和结构对个体行为有着深远的影响。在严格的等级制度和权威结构下,人们往往容易放弃自我选择和独立思考,变得盲从和迷信权威。这种影响在军队、监狱等组织中尤为明显。在这些组织中,严格的等级制度和明确的角色分工使得个体行为受到严格约束。个体往往被要求服从命令、遵守规则,而忽略了自己的内心感受和道德判断。长期在这种环境下生活,个体容易逐渐失去自我意识和独立思考能力,变得盲从和迷信权威。
例如,在斯坦福监狱实验中,狱警们很快就适应了权威角色,对囚犯进行了残酷的虐待。他们不再把自己看作普通人,而是把自己看作拥有权力和控制力的狱警。这种角色认同使得他们逐渐失去了对道德和伦理的敏感性,变得残忍和无情。在群体和角色情境中,个体可能会失去自我认同,变得更容易遵从群体规范和期望。这种去个性化现象使得人们在特定情境下更容易做出不道德或残忍的行为。
人性的黑暗与光辉
阿布格莱布监狱虐囚事件是《路西法效应》中提到的一个现实案例,它深刻揭示了情境力量对个体行为的巨大影响。2003年,美国入侵伊拉克后,阿布格莱布监狱成为美军关押伊拉克战俘的地方。然而,该监狱很快曝出了虐囚丑闻。美军士兵对伊拉克战俘进行了残酷的虐待和羞辱,包括殴打、性侵犯、强迫脱衣等。这些行为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谴责。
津巴多在《路西法效应》中分析了阿布格莱布监狱虐囚事件的原因。他认为,美军士兵在特定情境下逐渐适应了虐待者的角色,表现出了与平时截然不同的行为。这种转变并非他们本性的改变,而是环境和情境的作用结果。在阿布格莱布监狱这个封闭、压抑的环境中,美军士兵面临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和不确定性。为了应对这种压力和不确定性,他们逐渐放弃了道德和伦理的约束,变得残忍和无情。
此外,津巴多还指出,美军士兵在虐囚事件中受到了权威结构的影响。他们被要求服从上级命令、维护监狱秩序,而忽略了道德和伦理的考量。这种权威结构使得他们更加容易接受和适应虐待者的角色,从而加剧了虐囚行为的发生。
津巴多在书中阐述了他的著名实验背后的基本哲学观点。人们习惯以二分法的术语思考“善良”与“邪恶”,一些人天生就是邪恶的,一些人基本上是善良的。这是一种流行的思考对错的方式,因为它几乎不需要什么思考。西方法律体系也是基于这种理念产生的,好莱坞的电影通常也是正义战胜邪恶,提供了一个完美的结局。
如果我们更深入地探究这一视角,不难发现它实质上遵循了一种性情决定论的思路,即认为人性非善即恶,且个人需对自身行为负全责。然而,津巴多认为这种简化的世界观并无益处。他引用埃舍尔的《圆极限Ⅳ》作为例证(《路西法效应》封面图),这幅作品因视角不同,既可被视作天使,也可以被看作恶魔,在善恶之间的分割线尤为细小。
善与恶的界限并非截然分明,而是相互渗透、模糊不清;他主张天使堕落为恶魔并非不可能,而恶魔转变为天使虽然难以想象,却也并非绝无可能。
津巴多的遗产不仅在于他的学术成就,更在于他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和对社会的深刻关怀。他不是为了揭露人性的阴暗面,而是为了改变它或者约束它,提醒着人们要时刻警惕环境对人性的潜在影响,努力创造健康、公正的社会环境。同时,他也鼓励我们保持自我意识和独立思考能力,不被角色和规则所束缚,坚持自己的道德和伦理底线。
菲利普·津巴多与中国读者也颇有缘分,他在2021年就开通了自己的“B站”,在视频中与中国观众分享自己对心理学的认识和感受,并解答中国读者的疑问。其中不乏躺平、原生家庭、攀比虚荣、亲密关系、校园霸凌等时下中国的热门话题,一直在不遗余力地从积极层面解决社会面临的问题,让人们理解自己的困境并改变它。菲利普·津巴多的一生是心理学研究的光辉典范。他的研究不仅推动了心理学的发展,也为我们理解人类行为和社会现象提供了重要的视角。
肖浩
(责任编辑:孟令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