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活动 |中巴农业与产业合作|巴中特快|最新

疫情倒逼新发地大商户做电商:1个月20家批发市场同时找我们

2021-09-07 10:03 来源:中国经济网  

编辑推荐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证140554)
微信图片_20210901143254.png
93690678-ffdd-4ec1-8403-f7947db2af1f.jpg

疫情倒逼新发地大商户做电商:1个月20家批发市场同时找我们

2021-09-07 10:03 来源:中国经济网

  “以前对批发市场的经营户来讲,把交易往线上去发展,一切变得更公开透明,利润可能会受损。”近日上海农信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文强在接受中国经济网采访时,首先讲述了早前一些经营户对信息公开的担心。

  2021年7月下旬上海农信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文强接受中国经济网记者视频采访。(中国经济网 于鹤章摄)

  疫情带来认知机遇 传统批发市场尝试电商直播

  刘文强表示,新冠疫情促进了农产品流通行业认知的提升,也为企业带来了业务拓展的机遇。“智慧农业的理念之前一直得不到业内一些人的认同。但是在疫情之后,经营户想主动拓宽经营渠道。所以现在看到很多比如新发地市场的一些大的商户,都开始做直播电商,或是做团餐配送。”

  “大约是2020年3月份,1个月的时间里同时有将近20家批发市场找到我们,希望能建立起本市场、本城市的食品安全追溯体系。”他说。

  信息公开真会让生意越做越差吗?

  大数据时代,信息公开究竟是弊是利一直饱受争议。刘文强认为,线上业务信息公开更能体现数据的价值和作用。“经营户原来的交易方式是手工计账,没有一个完整的财务报表。如果实现了电子结算交易或者通过线上平台,起码整个账目是规范的,数据是真实的,那么银行在给你提供相应的金融服务的时候也会有依据。”

  对于信息公开可能暴露企业隐私的问题,刘文强谈了自己的看法。“疫情后短视频发展迅速,大家开始做直播电商。所有的交易通过这样一个平台去实现,并没有让原来的生意变得越来越差,实际上是变得越来越好了。”

  此外刘文强补充说,线上的数据还可为业内人士提供参考与指导。“比如相关的价格指数既为农户第二年的种植规模和种植方式做了一些引导,也为批发市场的经营户在存储、流通、进货、定价等方面提供了参考。”

  在采访中刘文强还列举了交易智能化和信息化带来的便利。“比如在产品称重的环节,市场上的商贩只需获取农户的手机号,通过我们的系统就可以把这笔钱直接转到农户的银行卡上。这时农户通过小程序就可以看到我这车的货一共卖了多少钱,整个市场每天卖了多少钱,历史的数据、价格都有。”(中国经济网 陈婧琳)

(责任编辑:高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