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活动 |中巴农业与产业合作|巴中特快|最新

举无锡全市之力,打造“头号工程”! 太湖湾科创带,来了!

2020-10-21 10:28 来源:无锡日报  

编辑推荐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证140554)
微信图片_20210901143254.png
93690678-ffdd-4ec1-8403-f7947db2af1f.jpg

举无锡全市之力,打造“头号工程”! 太湖湾科创带,来了!

2020-10-21 10:28 来源:无锡日报

  “举全市之力”可以是一种修饰

  也可以是一种态度

  更是一种手笔

  9月4日,无锡市召开 《无锡太湖湾科技创新带发展规划(2020-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新闻发布会。这意味着,这个“举全市之力”打造的“头号工程”距离现实又进了一步。

 

  为什么需要这条“科创带”?

  创新驱动掀起的发展浪潮,

  早已呈风起云涌、你追我赶之势。

  

  抢抓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机遇,尤其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前瞻布局城市高端功能区,将成为一个地区或城市抢占产业技术制高点、产业发展主导权、创新发展主动权的战略抉择。

  来看《规划》对无锡

  太湖湾科技创新带总定位

  无锡太湖湾科技创新带是 无锡建设开放创新之城的生态中枢、引领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重要地标、支撑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战略平台、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战略节点。

  可以说,这一定位是基于充分的自知以及对大势的准确判断而做,踩准了高质量发展的节拍。

  首先

  作为长三角区域中心城市,同时也是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传感网示范区等国家战略支点城市,规划建设太湖湾科技创新带是无锡抢抓发展机遇、融入长三角的战略举措,将有利于统筹发挥我市太湖湾沿线各板块的区位优势、特色优势和竞争优势,协同参与、全面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打造彰显我市特色鲜明、汇聚高能级创新要素的新地标。

  其次

  规划建设太湖湾科技创新带也是培育新动能、抢占制高点的根本要求。当前以科技实力为核心的国际竞争趋向白热化,强化自身科技创新实力、加快实现关键技术自主可控和国产替代成为危中抢机的必然选择。规划建设太湖湾科创带,就是要以超前思维布局首位度高、韧性强的新兴产业,推动创新水平由跟跑向并跑、领跑跨越,从而抢占关键核心技术和先导产业制高点,加快塑造城市竞争硬核实力。

  再次

  规划建设太湖湾科技创新带也是优化生态环境、推进大保护的迫切需要。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就没有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太湖沿岸地区经过多年综合治理生态虽得以逐步修复但依然较为脆弱,规划建设太湖湾科创带,就是要更多依靠科技力量加快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发展,从源头上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真正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

  “当前无锡进入了高质量发展新阶段,迫切需要依靠科技创新加快新旧动能转换。” 8月22日,市委书记黄钦实地调研多个科创平台,并召开座谈会,研究部署太湖湾科创带规划建设工作。

  

  黄钦强调,全市上下要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积极抢抓难得的发展机遇,把太湖湾科创带建设作为实施创新驱动核心战略的“头号工程”、关键抓手,携手推进太湖湾科创带规划建设,努力争创国家级新区。

  骨子里刻着“领跑”基因的无锡,

  正在凭借“科创”赢得主动。

  为什么在太湖沿岸建“科创带”?

  太湖湾科创带在哪儿?

  

  无锡太湖湾科技创新带以太湖岸线为界,北至范蠡大道、分范线、钱胡路、高浪路、沪霍线,西至长深高速,东至周万路、人民路(宜兴)、贡湖大道、通锡高速公路(S19),总面积约500平方公里,湖岸线约108公里,从东向西经过新吴区、无锡经开区、滨湖区、宜兴市主要板块。

  请把目光投向太湖岸线这片创新创业的热土,这里不但风光旖旎,还有众多科创资源集聚,势头良好、产业体系特色鲜明、改革创新环境优越。

  这里科教资源丰富

  拥有全市超过90%的省部级科研院所,60%左右的科技公共服务平台,以及江南大学、东南大学无锡分校等一流院校,高层次人才总量占全市比重达70%,集聚了国家超级计算无锡中心、无锡物联网创新促进中心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创新平台,地区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70%。

  这里产业高端发展

  以约占全市1/10的面积,创造出超全市1/3的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培育出以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为代表的新兴产业集群,物联网、集成电路等细分产业领跑全国,区域内人均、地均GDP均居全市前列。

  

  这里创新活力迸发

  集聚高新技术企业917家、占全市总量的32.9%,拥有雏鹰企业259家、瞪羚企业185家、准独角兽企业17家,涌现了“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等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建成省级以上“苗圃—孵化器—加速器”孵化链条10个。

  这里城市配套完善

  区位优越、交通便利,初步构建形成铁路、公路、水运、航空一体化交通网络,去年无锡苏南国际机场完成旅客吞吐量797.5万人次;“无难事,悉心办”营商环境品牌持续擦亮,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公共服务质量监测总体满意度评价、中国城市营商环境指数评价前列。

  

  这里湖湾生态优美

  拥湖而居、依山而建,太湖无锡水域水质主要指标优于全太湖水平,长广溪入选全省首批“生态样板河湖”;区域内PM2.5年均浓度全市最低,空气优良天数全市最多,成为首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的窗口;坐拥鼋头渚、蠡园、灵山胜境等特色景区,集聚了全市90%以上的旅游资源,山水交接,吴越文化传统与江南水乡特色交融。

  《规划》中的“一核、十园、多点”拥湖发展的空间格局在此基础上给予无锡科创更多想象空间。

  

  “一核”

  太湖新城,以无锡经济开发区、无锡山水城科教产业园和无锡太湖国际科技园为核心,突出新城首位度、体现高端创新资源要素集聚,打造无锡产业技术创新的“中枢”和“内核”。

  “十园”

  太湖湾科创带沿线各市(县)区发展潜力较强的园区平台,突出产业承载主导功能,以特色化、集约化为发展导向,重点推动未来产业园、特色产业园和现代服务业产业园三类园区建设,推动重点园区围绕主导产业,以造链、强链、补链、延链为核心,率先打造标志性现代化产业链。

  “多点”

  太湖湾科创带沿线的高校、科研院所、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创新中心、新型研发机构等创新资源,突出科技研发、创新孵化、文化教育等功能,强化高层次人才汇集、高水平高校院所集聚、高品质服务供给,推动形成载体平台互联互动、功能定位合理清晰、组织建设高效持续的发展格局。

  既有泼墨作画的写意,又有工笔雕琢的精致。充分的证据表明,这一区域具有打造无锡“科创”动力之源的区位优势、生态环境优势、人才优势,以及支持企业创新、鼓励人才创业的政策优势、体制优势。只要我们科学规划、精心打造,完全有条件建设成为引领无锡创新发展的创新极。

  这条“科创带”如何建设?

  太湖湾科创带是

  无锡创新发展、决胜未来的战略支点

  《规划》提出

  阶段性要求

  “三年起步、五年成形、十年见效”

  到2025年

  呈现“开放创新生态中枢位势显现、科技创业创新生态不断优化、新兴产业培育发展取得突破、全球科教智力资源加速汇聚、区域协同创新带动作用彰显”的发展态势。

  到2030年

  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力争在集成电路、物联网、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智能装备等领域培育形成世界级产业集群,建成一批世界一流的科研机构,诞生一批原创新兴产业,部分领域的技术创新能力进入全球前列,形成适合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领跑”发展需求的创新治理体系和创新创业文化,成为全省发展领先、长三角创新示范、全国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  

  《规划》强调

  要坚持开放包容

  打造环太湖新经济生态圈,积极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1+N的规划和政策体系,协同联动沪苏浙皖“环太湖”城市群,以太湖湾科创带建设示范引领市域一体化、全面服务省域一体化、积极对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加快融入全球创新网络,以四大圈层联动,推动构建由内到外、从弱联系到强链接的创新经济生态圈,助力构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

 

  要坚持产业主导

  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聚焦集成电路、物联网、人工智能、生物医药产业和智能装备产业发展,突出科技型企业梯队创新主体作用,加快技术创新与产业跨界融合,带动无锡新旧动能加速转换,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产业主导权、发展主动权。

  

  要坚持人才引领

  建设创业创新人才首选地,深化实施“太湖人才计划”,打响“太湖人才峰会”品牌,建设人才创新创业集聚区、人才体制机制试验区、科技人才服务示范区为着力点,营造良好人才成长发展环境,以人的价值驱动带动创新驱动格局构建。

  

  要坚持创新驱动

  建设太湖湾区科创共同体,围绕“开放、多元、活力、共赢”的新经济创新生态圈构建,探索促进创业创新与新兴产业发展的新组织新模式新机制新形式,形成生态赋能型发展结构,支撑太湖湾科创带高水平建设与高质量发展。

  

  要坚持服务支撑

  强化科技服务业赋能作用,围绕各类创新主体需求,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优化科技资源共享服务运营机制,建设“云上科创带”,促进技术链、资金链融合发展,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以科技服务业赋能创新功能与产业功能协同提升。

  

  要坚持城市赋能

  营造宜居宜业的人居环境,立足交通设施先导、生态环境为本的建设理念,优化基础设施、“新基建”和服务配套供给,突出“最江南”生态文化底蕴。  

 

  要坚持制度改革

  营造现代化治理发展环境,发挥体制机制创新优势,深化科技创新治理改革、建立完善管理运营机制、强化要素投入环境保障。

  

  水积而鱼聚,木茂而鸟集。

  每一次“举全市之力”都是托举无锡未来。随着《规划》中的场景一一落地,太湖湾定能成为一把打开无锡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开启未来之门的“创新之钥”。

  太湖

  美景之湖、无锡人的母亲湖!

  未来

  湖湾崛起科技产业集群高地!

  太湖湾科技创新带

  未来可期!

  来源:综合无锡日报、无锡博报、无锡科技等

(责任编辑:王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