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巴基斯坦费萨拉巴德农业大学校长穆罕默德-阿什拉夫在“中巴经贸热线云沙龙-联手治蝗”分享治蝗战略。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5月20日讯(记者陈蕾)在“中巴经贸热线云沙龙-联手治蝗”活动上,巴基斯坦费萨拉巴德农业大学校长穆罕默德-阿什拉夫(Dr.Muhammad Ashraf)称,想要当地生产一些喷雾器设备,作为治蝗的短期战略之一,同时他希望增强公众意识,尤其是号召当地农民共同参与蝗灾的防治。
对于短期战略,阿什拉夫建议在初期要非常快速的排除蝗虫虫卵,继续培训工作人员,并找出最有效的杀虫剂,包括马拉硫磷、高效氯氰菊脂等,同时要增强监测,跟进当地农民报告,对当地蝗虫数量进行控制,降低蝗灾爆发频率。还要优化喷雾机,在当地生产喷雾器设备。
此外,阿什拉夫特别提及:“希望通过社交媒体,通过电视以及纸媒等,提升公众意识。”
而对于长期战略,阿什拉夫认为要增强包括在国家层面和地区层面的防范监管系统,并且开发出更加有效的监测防灾技术手段,包括研发生物生态信息技术。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报告,巴基斯坦38%的区域都受到了沙蝗的影响。阿什拉夫在会上介绍道,蝗灾一开始从非洲起源,尤其是东非,然后迁徙到伊朗,从伊朗进入巴基斯坦。目前世界3000万平方公里的区域都受到了影响,涉及两个大陆64个国家。
谈到中巴两国合作,他认为双方可以在研发方面进一步合作,建立中巴蝗虫研究中心、蝗虫信息平台,成立风险评估实验室等。
“这是我们的愿景及任务,我们要加强研究,并更好协调国内以及地区的抗蝗组织,尤其要建立短期以及长期战略,这样才能够建立可持续的方法应对沙蝗,降低其对农业体系的潜在伤害,最终增强粮食安全。”阿什拉夫说。
据悉,“中巴经贸热线云沙龙-联手治蝗”于5月20日中巴建交69周年前夕举行。中国专家通过在线视频方式向来自巴基斯坦、孟加拉、卢旺达、尼日利亚等4国的169名观众演示植保无人机、加农炮(高效远程喷雾机)的使用方法并讲授治蝗农药的施用注意事项。云沙龙由中国经济网主办,中国经济网中经云端、巴基斯坦《论坛快报》脸书账号同步直播。
(责任编辑:郭彩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