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是不少传统产业升级和新业态发展的催化剂,苏州迅益科系统科技有限公司的总经理覃平接受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采访时表示,无论从国内还是国际角度,智能制造行业机会都还是蛮多的。
新冠肺炎疫情之前,苏州迅益科公司主攻智能制造。“本身设备类产品的就是我们的强项。我们以前只是对口罩机有研究,但因为以前需求量不大,没有具体去做。在疫情开始后,很多客户来找我们求助,我们就开始正式启动口罩机项目。大概2月20号启动,3月2号左右,我们就做出了第一台口罩机。”
图为迅益科公司的口罩生产线 由苏州迅益科系统科技有限公司供图
覃平表示,在用科技创新为企业创造利润和价值的时候,他们也希望能够做回馈社会。“湖北疫情爆发时,我们向湖北捐了一些口罩。后来国外疫情开始大面积爆发,我们一开始也是想捐些口罩。但我们企业本也不是生产口罩的,那时口罩也很难买,我们就决定捐个口罩生产线。”覃平说。
今年三月,迅益科向巴基斯坦捐赠了2条全自动智能口罩生产线。“捐太远的国家也不方便,巴基斯坦是离我们比较近,也是关系比较好的国家之一,考虑到以后有机会可以去做一些沟通交流,就选择了(捐助)巴基斯坦。”覃平告诉记者,完整的口罩生产线涉及的东西比较多,除了口罩机本身,还有消杀系统、包装系统以及其他辅助的设备。“我们起初考虑的是捐一个完整的、全自动的(口罩生产线),但考虑到巴基斯坦本身没有口罩产业,所以后来我们移交了相对比较容易操作的半自动设备,至少能保证能马上生产出口罩。”覃平告诉记者,全自动口罩生产线对工人的技能要求比较高,设备拆开运过去后还要进行组装,过程很复杂。“半自动的生产线只需要多一些人工就可以,产能虽不如全自动的高了,但如果工人能够熟练操作,我们捐赠的这两条生产线每天生产10万片口罩应该是没问题的。”
“捐赠是我们自发的,当初也是通过一些关系联络到了巴基斯坦驻华大使馆的秘书,一交流他们说蛮好。巴基斯坦确实没有口罩产业,首先好像他们原材料,包括无纺布的产业都没有,更不要说口罩机了。”由此记者还问及了原材料的问题的解决,覃平说:“我们也有给他们联络一些企业,好像后来落实了,其他企业也是通过捐赠的形式(向巴基斯坦提供了口罩原材料)。”
图为覃平在巴基斯坦大使馆 由苏州迅益科系统科技有限公司供图
覃平回忆道,捐赠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尤其是物流方面,不知道是应该发成都还是发北京。“后来在政府的帮助下发往北京,统一由友好协会负责,将我们的口罩机和其他公司的捐赠物资一起通过专机运过去了。”
对于接下来公司和巴基斯坦的合作,覃平做了一个初步的打算,“那天在巴基斯坦驻华使馆,我们也跟他们做了交流,希望帮助巴基斯坦建一个口罩智能工厂。因为本身我们做智能制造,以做智能工厂为主的。另外考虑到巴基斯坦在中国有很多留学生,也聊到是不是可以让这些留学生到我们企业来做一些定向的交流,包括在智能制造人才的培训、技术交流方面都想做一些合作。”
图为巴基斯坦驻华大使与覃平等的合照 由苏州迅益科系统科技有限公司供图
覃平认为智能制造行业还是要以人才为主,“我们企业原来人数不是很多,我们是原定的目标是今年超过110人。”覃平说,“另外,今年的产值希望能够突破两个亿。在科技创新方面,专利申请数量目标是80个,首台套申报实现三个以上。这几个目标现在看来应该都没有问题。”
“疫情刚爆发的时候,我们还是比较悲观的,但是随着疫情逐渐得到控制,我们也看到了很多商机。在国际层面,这是一个全球经济的重组,本身我们的定位也是全球性的,所以这是一个很好的时机。另外,我们国家去年也提出新基建,本身智能制造也是新基建中很重要的板块。我们在智能工厂的建设、私人定制、工业互联网数据采集方面非常有经验,我觉得这都是很好的机会。”覃平分析道。
“我们现在除了口罩机,我们还在做一些生物制药领域的一些智能装备,包括我们节前也有做一些视觉检测方面的一些装备,现在刚好疫情过后,订单都来了,所以说我们现在整个又在确实比较忙,都在赶货。”“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疫情后,公司仿佛被打通了任督二脉,覃平表示未来可期。“我觉得从我们企业机会还蛮多的。再加上我们国家的一带一路政策(扶持),肯定会走得更快。”(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鞠然)
(责任编辑:李继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