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是脱贫攻坚行动的关键一年,今年以来,西安航空基地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和民生工程,深入推进全省脱贫攻坚“三比一提升”行动以及全市“五查五看五比”活动,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打基础、利长远,不断创新扶贫举措,以精准扶贫的思路“靶向”攻坚、精准发力,始终坚持指挥协调在一线、产业帮扶在一线、传递希望在一线,凝聚起强大的脱贫攻坚合力,不断增强群众脱贫致富的决心和信心,共同打赢脱贫攻坚战。
指挥协调在一线 用心用情抓脱贫
西安航空基地是西安市首个对整个建制镇全部行政村进行全域扶贫的帮扶单位,也是全市首个将扶贫办职能部门驻扎在脱贫攻坚一线工作的帮扶单位。扶贫办带领着11支驻村工作队、33名驻村干部,活跃在村里的各个角落,从物质上、精神上悉心帮助每一位贫困群众,用心用力、尽心尽力、尽职尽责,以‘钉钉子’的精神帮到底,带领他们在脱贫致富的道路上奋力前行。
为了第一时间解决脱贫攻坚工作推进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西安航空基地全体班子成员坚持“一线工作法”,定期前往葛牌镇,现场办公推进问题解决。通过率先垂范、身体力行,层层传导责任、层层作出示范、层层厉行监督,推动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局面,汇聚起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
“我们的联户帮扶干部也时时牵挂着帮扶对象,常常是贫困群众一个电话,帮扶干部驱车100多公里,去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修缮房子、购买家电、销售农产品等等,用心用情用力帮助困难群众。在这个过程中大家也都相处成了家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朝着脱贫致富奔小康这一个目标共同努力。”西安航空基地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姚涌说道。
产业帮扶在一线 凝心聚力助脱贫
扶贫是一场攻坚战,也是持久战,要把输血式扶贫变为造血式扶贫,产业发展是重要支撑。西安航空基地从前期产业开发、中期管理培训、后期产品销售等各个环节着手,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把贫困群众牢牢镶嵌在脱贫产业链条中,保证脱贫群众不返贫。
据了解,西安航空基地把产业扶贫作为精准扶贫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遵循授人以渔、因地制宜的科学方式,结合村情因村施策,积极引入社会力量,大力开发扶贫项目,拓展扶贫路径,基本实现了一村一品,通过项目包装、产业孵化、资源引进等多种措施,推动精准扶贫、稳固脱贫。
在蓝田县葛牌镇的瓦屋庄村,此时正充满着丰收的喜悦。西安航空基地经过前期大量的调查研究,决定发展食用菌种植产业,投入专项资金建设食用菌产业基地,邀请技术专家制作菌棒,提供技术指导。从9月初开始,今年第一批香菇正式进入采摘期,20万棒菌菇棒当天产出香菇800斤,迎来了首次大丰收,预计整个生产季产量可突破60万斤,实现销售收入300万元。贫困群众通过产业分红收入和在香菇种植、生产和采摘过程中的劳动收入,实现稳步脱贫。
近日,西安航空基地在消费扶贫方面又有了“新路径”。即将开业的西安扶贫超市蓝田店,就坐落在葛牌镇政府门口。西安航空基地联合葛牌镇政府积极筹建扶贫超市,通过“政府+企业+党支部(驻村工作队)+合作社+贫困户”的运营模式,直接从贫困户手中收购特色农产品,实体店和网店同步进行销售,积极解决贫困群众农产品“卖难”问题,打通精准扶贫的最后一公里。
扶贫超市里,瓦屋庄村食用菌产业基地的干香菇、贫困户养殖中蜂产的蜂蜜、各家种植的花豆等各类特色农产品,都有了新销路。西安航空基地将凝聚起全区力量共同参与消费扶贫,通过扶贫超市这个新的平台,助力贫困群众稳定脱贫和长远发展。
传递希望在一线 拔出穷根固脱贫
群众是脱贫攻坚的主角,只有激发了群众的内生动力,脱贫攻坚才会真正取得实效。西安航空基地注重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从思想上、方式上、技能上不同层面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
西安航空基地联合葛牌镇党委,以“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建设工程、劳动技能培训工程、联系各行业部门开展“六送”等“扶贫扶志”三大工程为抓手,常态化开展“板凳会”“先进脱贫故事会”“航空小课堂”“走进航空城”等活动,积极引导贫困群众树立自力更生、勤劳致富、脱贫光荣的思想观念,激励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尽早过上幸福生活。
此外,西安航空基地结合航空产业特色,创新扶智方式,将航空科普课堂开在贫困村里,向孩子们普及航空文化、青少年安全常识、近期社会热点等知识。通过这种方式,让贫困村的孩子们能够与城市孩子一样了解科普知识,激励他们好好学习,种下“航空报国”的种子。
当前,在西安航空基地的全力帮扶下,葛牌镇的7个省定贫困村已经全部达到脱贫退出标准。
(责任编辑:王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