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墙蓝瓦、五颜六色的农民画,透着农村的古朴,这是长安区杜曲街道三府衙村。71岁的李问民就住在这里,是三府衙村贫困户之一,在他院子里,还未拆除的土木结构旧房子与享受扶贫政策新修的砖混房子形成鲜明对比。
“去年年底,老伴去世,孙女降生,不料却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多亏扶贫干部发现及时,多方筹措资金并进行手术才换回了幼小的生命。”三府衙村党支部书记梁林华介绍这家情况时,不断为这一家人有“贵人相助”感慨。
针对他家情况,村上有何措施呢?“李问民在家养了几头羊,儿媳和孙女享受着健康扶贫政策,定期都有医生上门做健康指导。他儿子成为巡河员,每月都有固定收入,他们家有部分土地流转到西安春久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定期有分红收益,还可以抽空去该公司务工,也可以有一份收入。”梁林华一口气介绍完针对李问民家庭的“靶向方案”。
送技术,让贫困群众致富有信心;送岗位,让贫困群众增收有保障……通过土地流转、务工、分红、租赁经营等形式,为每个类型的贫困群众量身打造适合他们的参与方式,不但盘活了土地资源和人力资源,而且实现贫困户产业帮扶全覆盖、产业分红可持续。
通过实地走访,杜曲街道探索的“党建+合作社+企业+贫困户”产业扶贫模式,从根本上帮助贫困户建立持续稳定的中长期农业产业,将产业扶贫真正落到实处,实现了贫困户脱贫致富,让贫困群众美好生活未来可期。
(责任编辑:王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