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疫后发展"小目标"|巴中特快|走廊记录者|中巴经贸热线|专线直击·出海|巴基斯坦人在中国|中巴经济走廊发现之旅|中巴农业与产业合作|专题|

西安市长安区推动精准扶贫增进百姓福祉

2019-10-25 18:26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编辑推荐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证140554)
微信图片_20210901143254.png
93690678-ffdd-4ec1-8403-f7947db2af1f.jpg

西安市长安区推动精准扶贫增进百姓福祉

2019-10-25 18:26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近年来,西安市长安区紧扣中省市打赢脱贫攻坚战决策部署,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效果导向,突出“已脱贫户和在册贫困户”两个重点,坚持精准扶贫与扶智扶志并重、开发式扶贫与保障性扶贫并举,系统发力、重点突破、集中攻坚,持续提高贫困群众生活质量、综合素质和发展能力,以实际行动和成效带领贫困群众共赴小康。

  聚焦两不愁三保障

  切实提高脱贫攻坚质量成效

  长安区始终坚持把“两不愁三保障”作为质量脱贫、长效脱贫的关键和核心,按照“六个精准”“八个一批”精准施策要求,一手抓发展、一手抓保障,对标对表目标任务,扎实推进脱贫攻坚。

  “村上给我跟媳妇都安排了工作,我在浐河当巡河员,我媳妇在村上当保洁员,一个月工资收入有1500元,流转到花卉园区的1亩多土地每年能拿到1300元的土地流转金,家门口就能上班挣钱,这样的好事哪找去。”对比以前务农和外出打工收入,通过产业、就业等增收措施的叠加落实,让鸣犊街道塔段晓村贫困户李选利和老伴儿李院茹很满足。

  解决“两不愁”,稳定收入是“核心”,发展“两业”是根本。长安区坚持把扶持发展特色产业、帮助实现转移就业和强化社会兜底保障作为提升脱贫质量、稳定脱贫成效的重要抓手,及时调整完善产业扶贫政策,不断加大创业就业支持,持续强化兜底保障功能,着力构建“一体两翼”稳定增收精准施策格局,多措并举增强贫困群众“自我造血”能力和信心。近三年来,全区累计投入产业发展扶持资金4072.8万元,镶嵌带动2800余户贫困户脱贫增收;积极推进“企业大户带动、扶贫车间吸纳、公益岗位开发、自主创业扶持”等就业扶贫模式,1100余名贫困劳动力实现就业增收;集中精力做细做实兜底保障,实行农村低保与扶贫开发相衔接,3867名建档立卡贫困群众纳入低保、五保对象。

  在培育特色产业发展、支持就业创业的同时,长安区高度聚焦“三保障”,实化细化攻坚举措,统筹抓好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等重点工作,着力构建“到户到人”多元精准保障体系,聚力破解“民生痛点”,兜牢民生底线,夯实脱贫基础。

  “李问民在家养了几头羊,儿媳和孙女享受着健康扶贫政策,定期都有医生上门做健康指导,他儿子给安排了巡河员的工作,每月都有固定收入,他们家有部分土地流转到西安春久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定期有分红收益,还可以抽空去该公司务工也可以有一份收入,土木结构的旧房子也享受扶贫政策新修成了砖混房。”杜曲街道三府衙村干部梁林华一口气介绍完针对本村贫困户李问民家庭的“靶向方案”。71岁的李问民是杜曲街道三府衙村贫困户之一,家里有五口人,老伴患有半身不遂常年卧床,儿媳患有重度智力障碍,生活不能自理,还有一个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小孙女。儿子老实敦厚要照顾老人和妻女,不能外出务工,生活过的很拮据。现如今,在帮扶干部、街村干部的共同帮助下,李问民一家人正在借着精准扶贫政策东风,生活的越来越好。

  长安区围绕“义务教育有保障”,建立健全控辍保学、结对帮扶、送教上门、精准资助“四位一体”、各学段全覆盖的立体化教育扶贫新模式,从源头上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围绕“基本医疗有保障”,全面实施“预防、服务、减支、保障”四位一体健康扶贫方略,使贫困群众就医负担大幅减轻,看得起病、看得好病;围绕“安全住房有保障”,大力实施安全住房保障工程,切实改善危改贫困户住房条件。2019年,先后发放各类教育资助资金767.81万元,为贫困群众报销医疗费用444万元,完成贫困户安全住房工程49户,安排实施水、路等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项目156处,不遗余力办好民生实事,用更加丰实的民生成效,增强群众的获得感。

  注重帮扶资源拓展

  着力构建多元协同扶贫机制

  “我家是2016年因残、因病、因学等多重原因被纳入贫困户的,区上、街办和村上通过各种政策对我家进行精准帮扶,我很感动。特别是村上定期组织妇女干部过来给我打扫院子,扫了几回,我就不让来了。不是打扫的不好,而是我觉得人家都帮我打扫收拾屋子,我自己有手有脚的再不动弹,让人笑话。”走进滦镇街道内苑村建档立卡户胡志杰家的小院,各个角落都收拾的干净整洁。

  长安区始终坚持将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12名区级领导领衔组团,以上率下,全程调度推进专项扶贫工作;14个行业扶贫部门和16个街道、225个涉贫村知责、明责、尽责,逐级落实责任书,层层兑现军令状;31支驻村工作队沉心静气,发展特色产业、壮大集体经济、提升基础设施、改善人居环境,各显其能,扎实工作,全力以赴决战决胜脱贫攻坚;“3+X”对口帮扶单位发挥资金、技术、人才等优势,致力卫生医疗、文化教育、干部培训、扶志扶智、消费扶贫等领域倾心帮扶;大学生青年志愿者帮扶队、巾帼志愿者服务队等各类志愿力量进村入户开展志愿帮扶;8.9万爱心人士通过“中国社会扶贫网”倾情帮扶,全区形成了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对口帮扶、志愿服务互为支撑的“五位一体”大扶贫格局。

  “我家有2位老人,下有3个孩子,老父亲患有肺气肿,住院治疗就花费了不少钱,现在隔一周就要去复诊,家庭经济来源就靠我和妻子务鲜桃打零工维持,多亏党的扶贫政策好,报销了大部分医药费,去年还给家里盖了新房,今年又帮助销售鲜桃,让我看到了希望,对脱贫致富充满信心。”王莽街道土门峪村贫困户王鑫回想起今年6月,西安高新科技职业学院“助力脱贫攻坚特色农产品直通车”开到家门口,现场收购贫困群众鲜桃的一幕,很有感触。

  长安区充分聚合社会力量,统筹整合各方要素,共同推进脱贫攻坚,创新建立的“1+7青年志愿者帮扶工作体系”“3+高校帮扶模式”先后得到省、市扶贫办肯定,并得到推广,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长安经验。

  创新扶贫扶志载体

  不断激发脱贫致富内生动力

  “通过积分兑换的米面油,他家这个月基本就够用了。”看到76岁的徐青海老人拿着积分卡,在“爱心超市”兑换了一大堆的日常生活用品,滦镇街道内苑村干部胡小武说到。“通过组织贫困户参与村内集体活动,发放爱心积分,让贫困户走出家门,用自己的双手赚取积分,即帮助贫困群众转变了思想观念,更重要的是帮助他们树立自我脱贫信心。”

  长安区坚持把扶志扶智思想引领、激发脱贫内生动力作为提升脱贫质量、稳定脱贫成效的重要支撑,创新拓展扶贫扶志载体,将“爱心超市”与村容户貌整治、公序良俗引导、扶志扶智激励等结合起来,鼓励引导贫困群众积极参加村里环境整治、助人为乐、热心公益等活动来赚取积分。截至目前,全区74家联村爱心超市累计积分兑付物资金额420万元,有效解决贫困群众日常需求,有力助推贫困群众物质、精神“双脱贫”。

  “干部上门常走访,每次都是细细谈;看看房屋漏不漏,摸摸床被暖不暖;问问身体好不好,尝尝灶上什么饭……脱贫致富要发展,自主发力最关键;扶贫扶志扶人心,领导干部常动员……收入远超预警线,吃穿不愁水电全;住房安全人舒坦,脱贫致富在眼前。”滦镇街道酒务头村建档立卡户种忠老人,在全区脱贫攻坚“携手奔小康?我们都是追梦人”文艺宣讲报告会上,用自己的方式向乡亲们讲述他的脱贫故事。

  长安区坚持创新扶贫扶志工作载体和途径,围绕“抓文化传承、培育好家风,抓文明创建、培育好乡风,抓移风易俗、培育好民风”主线,常态化开展“两讲一比”“扶志评星”等宣讲活动,大力推进“树三风、扬美德、建花园、促振兴”主题实践活动,每季发布一次长安好人,注入脱贫攻坚元素,加大各类典型评选表彰,用身边人、身边事激励引领广大群众向上向善、孝老爱亲、自力更生、勤劳致富。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随着脱贫攻坚工作的深入开展,一系列脱贫创新实践在长安落地生根,百姓的日子也越来越有滋味…… (供稿 张彤)

(责任编辑:王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