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活动 |中巴农业与产业合作|巴中特快|最新

【中巴经贸热线】蔡昉:巴基斯坦正是“国际版雁阵模型”的实验场

2019-07-08 09:29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编辑推荐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证140554)
微信图片_20210901143254.png
93690678-ffdd-4ec1-8403-f7947db2af1f.jpg

【中巴经贸热线】蔡昉:巴基斯坦正是“国际版雁阵模型”的实验场

2019-07-08 09:29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6月20日伊斯兰堡举行的中巴经济走廊高峰论坛后,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蔡昉接受中国经济网采访。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王泽彪摄

  蔡昉,从知青到学者型副部级官员,光环无数。他曾写道:“与有些同行不尽相同的是,我不把从事经济研究看作是致富手段,而是当作一种生活方式。工作时把经济研究作为职业,休息时把经济问题的思考作为休闲。”

  如此境界的学者,又有着 16 年中国社科院人口研究所所长的经历,让有关巴基斯坦劳动力问题的采访更具现实意义。6月20日伊斯兰堡中巴经济走廊高峰论坛后,蔡昉等待巴基斯坦总理会见的空挡,记者收获了一份幸运。

  记者:劳动力优势是一些中国企业考虑在巴基斯坦投资建厂的重要参考因素之一,但有些也表达了对巴劳动力素质的担忧,如不够守时、不够勤奋等。您怎么看?

  蔡昉:能够把劳动力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最后变成在国际市场上的比较优势,核心还是改革。改革的第一步要让劳动力流动出来。劳动力并不是在农业状态、剩余状态、不就业状态或半就业状态需要用时,就能够自动进入劳动力市场的,这里还有许多基础工作要做。一是体制,要逐渐去发育一个劳动力市场,在某种程度上,劳动力市场不是说形成就能形成的,它有一个发育的过程,我们是通过一系列的改革达到的。第二,即便劳动力有且便宜,但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技能、纪律性能不能适应工业化的发展,也有一个过程。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前,教育已经得到了发展,所以我们的劳动力的性价比还是比较高的。因此经过改革把劳动力动员起来,就转换成了经济优势。

  所以我觉得对巴基斯坦来说它潜在的优势已经存在了,但仍然有很多工作要做,不是说有丰富的廉价劳动力就可以马上兑现成人口红利的。

  记者:巴基斯坦的GDP,特别是外储构成中占比颇高的一项是侨汇,不少劳动力到国外就业,这是您提到的劳动力要素的流动吗?

  蔡昉:其实在某种程度上说,它为什么流动到国外而没有流动到自己的工业地区,也有它的原因。一些经济发展比较活跃,甚至比较快的国家或地区,已经有了劳动力市场。劳动力市场不是指一个地方,大家都来这里做交易,买卖劳动力;而是由一整套制度和体制机制形成的,比如如何确定雇佣关系,如何决定劳动力价格、工资水平,如何保护劳动者,社会保障是怎样等等。尽管有时社会保障水平并不高,但仍然是制度安排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所以劳动力市场是一个综合复杂的制度形式,需要发育。巴基斯坦的劳动力能够流动出去,说明在那些目的地国家已经有相对成熟的劳动力市场了。

  记者:也就是说巴基斯坦的市场留不住这些劳动力?

  蔡昉:如果你的基础设施建设----我说的基础设施是软性的,是制度建设,如果这个制度的基础设施建设没有到位的话,其实在某种程度上就很难把丰富的劳动力转化成真正的经济资源。

  记者:制度建设也是您刚提到的改革。我们看到伊姆兰·汗总理提出了一系列的制度措施,但这更多是自上而下的,似乎没有像我们国家改革开放初期老百姓那种渴望致富的自下而上的内生动力。

  蔡昉:我们不能够随便说一个没有发生变化的社会,或者说没有按照你的预期发生变化的社会有问题。其实它的变和不变都是有原因的,都是有经济理性或者政治依据的,所以在某种程度上说,它需要一个引爆点。我觉得在某种程度上说,当前巴基斯坦的经济形势不太好,它是一个周期问题,是短期的,但压力有时会形成解决长期结构性问题的动力,所以我们也期望他们能够借这个机会下决心做一些深层次的改革。当然我们永远不能说它应该朝哪个方向改,因为我们的根本制度不一样,我们的文化也不一样,它还有特殊的宗教原因,都应该在国情的基础上去借鉴某些经验、放弃某些经验,然后最终形成它自己的道路。

  记者:在您写的“国际版雁阵模型”中,巴基斯坦有可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呢?像您刚所说的,它明年的经济增长预测已经降到2.4%了。

  蔡昉:我讲的基于比较优势的“国际版雁阵模型”就是指在一些有潜在人口红利的国家,劳动力丰富、工资比较低、技能又能够达到特定产业链要求的情况下,通过基础设施建设、人力资本改善、营商环境改进,通过外来投资和自己资源的动员,加入“雁阵模型”。那么“一带一路”创造了这样一个机会,第一步是各种“相通”,这就是广义的基础设施建设。接下来我们的企业家,包括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家就会看到它基本条件的具备。因为企业家永远是敏感的,他会找到盈利机会,所以我觉得长期看,巴基斯坦就是我所讲的“国际版雁阵模型”的一个可能的实验场。

  (国际版雁阵模型:随着中国经济跨越刘易斯转折点,劳动力短缺在沿海地区更为突出,导致劳动密集型制造业最先失去比较优势。中西部地区恰好具备了迎接产业转移的条件,形成“国内版雁阵模型”。随着劳动密集型产业最终在中国丧失比较优势,需要形成新的“国际版雁阵模型”,即部分制造业转移到劳动力丰富的周边国家和非洲等地区。“一带一路”建设以基础设施建设先行,进而带动产业转移,既契合“雁阵模型”这个一般发展轨迹,也为中国自身的梯度发展实践证明有效。)(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孟令娟)

(责任编辑:郭彩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