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的发展引发了社会各界对于人工智能将抢走工作岗位还是创造就业机会的讨论。据普华永道发布的《人工智能和相关技术将对中国就业市场产生什么净影响》报告预测,未来20年,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无人机及自动驾驶汽车等相关技术,将使中国就业净增长约12%,相当于额外增加约9,000万个就业岗位。对此,中国政经文化研究院院长金寅圭在《每周中国经济》节目中表示,从整体结果上来看,人工智能的发展会创造出更多高质量的就业机会。
金寅圭表示,老龄化社会的背景下,机器人可以弥补部分地区劳动力不足的情况。简单反复性的劳动岗位可能会减少,但是与人工智能相关的产业会需要更多的人力资源。
财经评论员刘艳说:“无人机的物流或者快递可以代替部分快递员的工作,同时也会相应地增加无人机操作员的岗位,而且组装无人机的这些零件可能会带动一个新的产业链。人工智能所能带来的新的产业效益将远远高于其所代替的传统单一行业的经济效益。”
金寅圭说:“如果有智能机器人代替人类做一些简单重复性的工作,人们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去追求高质量的生活。”(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杨娜)
(责任编辑:黄子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