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活动|中巴农业与产业合作|巴中特快|最新|

【大江奔流】云南丽江:保护长江的赞歌

2018-07-20 17:41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编辑推荐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证140554)
微信图片_20210901143254.png
93690678-ffdd-4ec1-8403-f7947db2af1f.jpg

【大江奔流】云南丽江:保护长江的赞歌

2018-07-20 17:41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图为云南省丽江古城,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肖霄/摄

图为长江第一湾·石鼓镇,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肖霄/摄

  7月20日,在云南省丽江市玉龙县龙蟠乡三股水,“大江奔流——来自长江经济带的报道”主题采访正式启动。丽江,是这次主题采访的第一站。丽江市地处云南省西北部,滇川藏三省区交界处,是古代“南方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的重要通道。       

  丽江是著名的旅游城市,拥有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世界记忆遗产东巴文化古籍三大世界遗产。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由北向南奔流而下的怒江、澜沧江和金沙江,到了滇西北形成了世所罕见的“三江并流”奇观。
  金沙江古称“丽水”,丽江因金沙江三面环绕,以“金生丽水”而得名。说起丽江与长江的渊源,还要从明朝时期的著名旅行家、地理学家徐霞客讲起。300多年前,徐霞客通过为期四年的询江问源,终于厘清了金沙江、岷江、大渡河三者的水系脉络,证明了长江的源头是金沙江,而不是《尚书·禹贡》中记载的岷江。徐霞客的考察成果,著成地理学上的不朽名篇《溯江纪源》,而其关于金沙江是长江正源的科学论断,也逐渐广为人知。 
  旅游是丽江的主导产业、支柱产业,也带动其他产业发展。来到丽江,一看自然美景,二看灿烂文化,这里有着优良的生态环境资源和多彩的民族文化资源,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
  纳西东巴文化是融纳西古乐、东巴舞蹈、东巴经卷、东巴绘画、建筑艺术及宗教文化为一体的纳西文化体系,其中东巴象形文字是目前世界上唯一还在使用 的存活着的象形文字,《东巴舞谱》是世界上最早的舞谱,东巴古籍文献已被列入世界记忆遗产名录。东巴文字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存活着的象形文字 , 是人类社会文字起源和发展的“活化石”。
  云南省九大高原湖泊之一、素有“高原明珠”之称的泸沽湖,保留着“男不娶、女不嫁”的母系走婚习俗的摩梭风情……这里的景区景点、民族文化和民族风情都是难复制、高品位、世界级的。
  在丽江市政协文史委副主任杨树高看来,纳西文明也是长江文明的重要内容。丽江各民族对长江的保护由来已久,早在远古时期,丽江各民族就非常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古老的纳西象形文字《东巴经》中,曾提出了人与自然是同父异母的兄弟,人类要像对待自己的亲兄弟一样对待自然,否则就会祸及自身。禁止污染水源、禁止砍伐水源林,一直是纳西族恪守的行事准则。
  丽江对于长江的整体生态也有着重要意义。金沙江丽江段长615公里,约占长江总长6300公里的十分之一,占金沙江总长的四分之一,区位特殊、位置重要,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2016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时强调,长江经济带发展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这与丽江少数民族敬重自然、善待自然、顺应自然的优良传统不谋而合。
  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当地村民开始在玉龙县金沙江沿岸乡镇种植柳树,营造柳树达350万株,被誉为最美“金沙江柳林”;1994年,玉龙雪山区域率先停止森林采伐;1998年,全面落实天然林禁伐的要求,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森林覆盖率大幅提高。(经济日报记者 周明阳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肖霄)
 

(责任编辑:郭彩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