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油价涨跌已成为全球经济的风向标。2016年11月30日OPEC在维也纳达成2017年1-6月将日产量削减120万桶,至3250万桶的协议。12月10日,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非OPEC产油国也加入减产阵营,承诺减产55.8万桶/天。目前,基金经理持有的看涨美国原油(WTI)仓位增至2014年7月以来最高水平。据花旗银行表示,OPEC减产协议或让2017年油价有机会上上扬至每桶70美金。
中国经济网评论员张捷在《我财经》节目中表示,对于石油来讲,65美金是非常重要的分水岭,在2008年做对冲的时候,对冲的杠杆位置就放在65美金,石油从高位一下跌下来,跌到65美金就一泻千里。对于整个产油国来讲, 65美金是非常重要的心理关口,如果价格要超过这个数也不是那么简单的,不容易主要是因为各国减产背后都有不同的动机,希望别人减产,自己却不愿意丢掉市场份额,而且每个国家都有财政压力,再加上美国页岩油的大量生产,特朗普上台以后会不会放开美国对本国资源的开采,放开禁令等等,那么油价不一定还能维持这么高。
“这和石油价格高不一样,价高的时候谁都不愿意多生产,价低的时候都在拼命生产,而且像俄罗斯这些国家,它在货币大幅度贬值时,本国石油成本也在缩水。最大的影响是因为按照石油的价格确定本国的GDP,本国GDP在国际相对位置大幅度滑落,整体背后我觉得减产协议可能每个国家都各怀鬼胎,真正严格履行的希望不大。”张捷说。(中国经济网记者 肖霄)
(责任编辑:贾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