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我国成品油调整首次设立“地板价”,价格市场化改革仍然在路上。对此,中国经济网评论员张捷在《我财经》节目中表示:“虽然现在大家都希望国内油价可以跟着国际油价降下来,但也应该注意到,在国际油价暴涨的时候,中国也没有跟进。靠发改委把油价完全绑在国际指数上,并不利于中国未来的发展。”
张捷分析,造成原油低价的原因是这些海外国家存在外汇刚需,为了获取更多外汇而竞相生产原油。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中国不生产原油了,国际油价立刻暴涨,中国的进口原油就会亏损;而由于中国采油成本非常高,继续生产原油就意味着成本在每桶70美元以上。“发改委做出调整、保护市场是有必要的,但这里面的逻辑也应该给公众解释清楚,让民众了解真相。” (中国经济网记者 王雅坤)
以下是本条新闻的播报内容:
【播报】接着来看今天财经今榜第二位的新闻。
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终于落地。据《上海证券报》报道,国家发改委13日通知决定,完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设定成品油价格调控“地板价”40美元,建立油价调控风险准备金。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表示,此次为油价调整设置“地板价”,主要是为了维持国内正常的原油生产,保证能源安全;同时也有利于促进节能减排和能源结构调整。
分析人士指出,这个新机制主要着眼于以简化操作和设计明确地板价,成品油价格市场化仍需进一步完善。据了解,国家发改委同时宣布放开液化石油气出厂价格,并将汽柴油最高零售限价的发布形式由调价文件改为只发布信息稿。
您怎么看“地板价”的设立?成品油价格市场化改革还需要做哪些努力?
【点评】张捷
相关文章:
[我财经]崔书文:2015中国GDP达标不易 增量相当一个中等国
[我财经]崔书文:有央行保驾护航做空人民币注定要失败(责任编辑:王亚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