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导视】国务院连发两文布局消费升级,供给侧改革加码挥鞭。稍后请评论员胡乃军带来分析解读。
综合十大财经网站,“财经今榜”第二到五位的新闻是:
2、【导视】机器人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草案已经完成。
3、【导视】24天内有1400亿RQFII驰援A股,总投资额度升至1.11万亿元。
4、【导视】地方国资证券化潮起,10万亿国资证券化蓄势待发。
5、【导视】国家住房银行等待顶层设计,设立基本条件已具备。
【播报】首先,来看财经今榜的头条新闻。
供给侧改革政策正在加码落地。据媒体报道,国务院及国务院办公厅日前连发《关于积极发挥新消费引领作用加快培育形成新供给新动力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对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的指导意见》两大重磅文件部署消费升级,培育新供给、新动力。意见着重强调“创新并扩大有效供给”,并明确称,要推动三维(3D)打印、机器人、基因工程等产业加快发展,开拓消费新领域。支持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数字媒体等市场前景广阔的新兴消费品发展。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林念修解读称,这符合拓展增长空间的思路,涉及教育、医疗、文化等领域的消费,既可以弥补传统消费增长空间收窄的缺口,同时又有利于提升人力资本、增强创新驱动的基础能力。
【点评】胡乃军
【播报】接着来看今天财经今榜第二位的新闻。
据《中国证券报》报道,11月23日,由中国科协、工信部和北京市政府共同主办,中国电子学会等承办的2015世界机器人大会在京开幕。国家副主席李源潮出席开幕式,并宣读了习近平主席致大会的贺信和李克强总理的批示,表达了对机器人产业的高度关注。据悉,《机器人产业“十三五”规划》草案已基本制定完成,《中国制造2025》相关配套政策也正加速制订。另外,相关部门还将陆续出台并实施33个针对各细分领域的专项规划。
专家表示,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消费市场,在人力成本上升和全球制造业升级的推动下,未来10年机器人产业将迎来万亿市场规模。而随着机器人应用范围持续扩大,服务机器人有望成为新的蓝海。
【点评】胡乃军
【播报】接着来看今天财经今榜第三位的新闻。
据《证券日报》报道,经国务院批准,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试点地区扩大到马来西亚,投资额度为500亿元人民币。在最近24天内,RQFII额度增加了1400亿元人民币。截至目前,已有14个国家和地区获得RQFII试点资格,总投资额度11100亿元。
央行称,RQFII试点地区扩大到马来西亚,是两国在金融领域深化合作的重要体现,有利于拓宽境外投资者人民币资产配置渠道,扩大境内资本市场对外开放,也有利于促进双边贸易和投资便利化。您怎么看近期RQFII投资额度的迅速增加?对市场又会带来什么影响?
【点评】胡乃军
【追问1】昨日,美元指数突破100大关,创8个月新高。专家指出,市场不断增加的美国加息预期,以及欧洲、日本进一步宽松政策,都是推高美元指数的原动力。受此影响,昨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也出现大幅震荡。您怎么看美元指数突破100?未来还会产生哪些影响?
【追问2】随着IPO重启日期正式确定,下周A股市场又将迎来新一轮打新潮,其对市场资金面的扰动也无可避免。而沪深两市股指昨日双双小幅下挫,也使得市场人士对于后续走势开始趋于谨慎。有分析人士指出,市场短期仍将维持结构性行情。对此,您怎么看?
【播报】继续来看财经今榜第四位的新闻。
据《中国证券报》报道,近期江西、河北、广东等地纷纷出台改革细化方案加快步伐,超额收益将再次轮动到地方国企改革子板块。并购、重组、上市是国有企业资产证券化的主要途径,地方将大力推动地方国企改制上市。未来几年可能有近10万亿元地方国企资产实现证券化,这将带来大量投资机会。
有证券机构表示,从地区投资思路来看,上海、广深、安徽、浙江、江西等地值得关注。各省市所制定的资产证券化率目标,整体上市或组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的试点名单将点燃资本市场投资热情。建议关注具有“单一上市平台”属性的地方国有企业。如果一个上市国有企业是该市、区、县国有资产的唯一上市平台,那么以该上市公司进行资本运作的可能性将大大提高。
【点评】胡乃军
【播报】最后来看财经今榜第五位的新闻。
据《经济参考报》报道,近日,中央层面时隔多年再次定调化解房地产库存,促进房地产业持续发展。业内人士对此作出解读,认为公积金作用有望得到强化,国家住房银行或提上时间表。与此同时,日前国务院法制办公布的《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修订送审稿)》中,首次允许发行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支持证券,这被认为是为国家住房银行设立铺路。
对此,分析人士表示,随着近年来公积金制度漏洞的逐渐暴露,公积金应有的作用不断被弱化,改革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呼声越来越高。在此背景下成立国家住房银行,将有效盘活多年沉睡的公积金沉淀资金,推动住房消费需求的增加。不过,虽然国家住房银行设立的条件已基本具备,但因涉及多方利益,需要进行高层次的顶层设计。
【点评】胡乃军
【追问】临近年末,土地市场的翘尾效应愈加明显。在楼市看涨预期下,近两周北京等城市土地密集供应,土地购置均价创新高。另外,由于地价涨幅快于房价,催生出地王怪圈,市场逐渐进入“新地王”解套“老地王”的局面。您认为年末的房地产市场走向如何?此时买房是否很不划算?
【播报】新闻热点,财经解读,以上是本期节目的全部内容,谢谢您的收看,您也可以通过扫描屏幕右下方二维码,收看我们以往节目的精彩视频。再见。
(责任编辑:王亚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