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地方债置换额将增至4万亿,或是为在建项目续资。对此,中国经济网评论员崔书文在《我财经》节目中表示:“这一说法目前还处在传言阶段,没有得到官方证实。不过这两年,国家一直在推动地方政府债券置换,以降低地方的融资成本,化解地方的债务压力,地方的利息支出也会减少。”
崔书文认为,现在看来,地方债置换额度增加几千亿是有可能的。因为一些在建项目在后续资金上,需要一些安排来填补缺口。另外,在家底摸清之后,现在有关地方债的风险基本是可控的,虽然有一些新的传言,但并不意味着地方债会出现多大问题。 (中国经济网记者 王雅坤)
以下是本条新闻的播报内容:
【播报】接着来看今天财经今榜第二位的新闻。
据媒体报道,中国财政部计划再次增加今年地方置换债券额度。今年额度将从现在的3.2万亿元人民币增至3.8万亿-4万亿元,增幅最高达25%。最终额度还可能调整,且需要国务院批准。不过,财政部目前尚未证实这一消息。
有地方财政人士表示,目前并不清楚上述消息的口径。但今年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在建项目后续融资规模约为7000亿元,与上述消息中透露的新增额度(6000亿-8000亿元)接近,可能上述消息提供的新增置换债券额度是在建项目后续融资额度。而在经济下行的压力下,地方财政收入快速下滑,偿债压力陡然增加,此前也有市场人士预计未来置换债券额度会进一步提高。您怎么看这一传言?置换债券额度增加的可能有多大?
【点评】崔书文
【追问】对3%的赤字率和60%的负债率“红线”,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近日提出质疑,认为这两条红线应该在实践中调整,引发市场对中国财政政策继续扩张的猜想。您怎么看朱光耀的这种质疑?在经济下行的压力下,我国未来的赤字率是否会进一步扩大?
相关文章:
(责任编辑:王亚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