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我国将加速核电站建设,直接带动投资将达1.2万亿元。中国经济网评论员刘艳在《我财经》节目中表示,对于国内核电建设,各个地区特别是边远欠发达沿海地区,都是抢夺指标的第一阵营。因为核电国家级项目可以拉动当地经济,以及改善相应环境,带动周边配套建设,这都是惠之于民的。虽然存有安全性隐患,但是设施到位隐患可以降到最低。
刘艳分析称,核电项目并不完全与生态环境冲突,而是相辅相成的过程,代表一种新能源改变着世界能源格局。“我们要将核电站建设与片区产业规划联动起来,逐步上马核电项目,成为第二个中国高铁走出去,让核电更多成为骄傲的话题,而不是争议的话题。”刘艳说。(中国经济网记者 贾佳)
以下是本条新闻的播报内容:
【播报】接着来看今天财经今榜第三位的新闻。
中国将核电站建设作为经济领域的主要政策之一,已初步达成共识。据媒体报道,中国决定在2016年开始的第十三个五年计划中,以每年6~8座的速度新建核电站,与此前的五年计划中每年新建3~5座核电站相比,今后将加快速度,到2020年之前,增至2014年底的3倍,直接带动投资将达1.2万亿元。
此外到“十三五规划”全面落实的2030年,中国预计将有110座以上的核电站投入运行,这一数量将超过美国。而且核电正在成为中国的新出口支柱产业。10月19日至2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将对英国进行国事访问,而中英首个核电项目也有望正式签约。
【点评】刘艳
(责任编辑:王亚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