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活动|中巴农业与产业合作|巴中特快|最新|

[面对面]最高检官员的微信“涨粉”心得:敢实名 不逾矩

2015-02-28 09:00 来源:CE.cn  

编辑推荐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证140554)
微信图片_20210901143254.png
93690678-ffdd-4ec1-8403-f7947db2af1f.jpg

[面对面]最高检官员的微信“涨粉”心得:敢实名 不逾矩

2015-02-28 09:00 来源:CE.cn

 

 
 

  点击进入《经济热点面对面》专题 

  2年前,怀抱着公益普法的目的,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技术信息研究中心主任赵志刚个人开通了名为“法律读库”的微信公众号。作为一名知法懂法、勤恳务实的国家检察机关工作人员,赵志刚从不砸钱“刷粉”,也不跟风传谣“博眼球”。令人惊叹的是,在他的默默耕耘下,这个账号如今积累了28万多名粉丝,在法律圈名列前茅。他是如果做到的?赵志刚在中国经济网《经济面对面》节目中分享了他的“微”心得。

  实名亮相 

  “我在微博、微信上都是实名认证。”赵志刚说。实名可以增强言语的公信力。敢于亮明身份,勇于为网上所说的每一句话负责,才能赢得公众信任。

  中国经济网记者搜索发现,名为“赵志刚”的个人新浪微博页面上,不仅显示了其真实工作职务,头像也是真人清晰“出镜”,用了一张抬首微笑的照片。

  不“刷粉” 

  “踏踏实实积累粉丝”是赵志刚始终秉持的原则。作为一名知法懂法的国家检察机关工作人员,他坚决反对花钱“刷粉”、买卖粉丝这类投机取巧的行为。

  赵志刚认为,买卖粉丝破坏了正常的网络秩序,虽然一夜之间“涨粉”几十万,却是利用非常规的不法手段,是对老实本分的微信运营者的不公平,助长“走捷径”的歪风。

  “现实中哪有那么多捷径,都是靠你的诚实的劳动。”

  不传谣 

  “绝不传播假新闻”是赵志刚秉持的另一个原则。他用“核裂变”来形容微信等新媒体上的信息传播效应:就像一个中子去轰击铀-235原子核,一个谣言的随手转发,可能瞬间形成几百人、几千人、几万人甚至几十万人的爆炸式传播。

  赵志刚不仅自己不传谣,看到朋友在微信上转发假新闻,也会直言制止。对于国家信息办出台公众账号不得擅自转载时政类新闻的规定,他感到欣慰:“这保证了新闻的公信力”。

  每日推新 

  开通微信公众号“法律读库”后,2年多时间里,赵志刚每天都会精心推送数条信息,内容围绕“传递常识,启迪法治”这一宗旨,涉及法律专业、时事讨论、通识、法治文化等多个方面。

  中国经济网记者查看最近一周“法律读库”内容发现,每天推送信息不少于5条。在一篇题为《有关<法律读库>的八个数据》的文章中,赵志刚这样写道:

  “我虽然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但创办《法律读库》是个人行为,两年多来始终坚持一个人具体维护,当然周围有不少好友帮忙推荐文章,但最终编辑推送都是我在深夜进行,基本上没有占用正常工作时间。”

  目标百万 

  “法律读库”在2年多时间里积累了28万多粉丝。对此,赵志刚在“八个数据”一文中说:“在接近千万级别的微信公号中,法律类公号确实少得称奇。而且,法律读库就粉丝总量而言也称不上大号,充其量只是一个中号。”在他看来,这和当下正在轰轰烈烈推进的依法治国似乎不太相称。

  在中国经济网《经济面对面》节目中,赵志刚说出了自己的预想:“现在每天大概涨粉丝1000左右吧,应该说还是比较看好的,我想再有两年会达到百万级的粉丝。”

  他希望通过自己的这一公益普法尝试,向大众传递规则意识、契约意识,从深层次看就是一种法治意识:

  “我随心所欲,但不逾矩。我有我,我是自由的,但我从来不破坏规则。”(中国经济网记者 景远)

(责任编辑:杨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