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央行、瑞士、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近期相继降息,我国央行也表示,自今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中国经济网评论员崔书文在《我财经》节目中表示,从中国目前整个宏观经济形势来看,可能还需要几次降息,但至于降准降息阀门何时打开,要看实体经济的状况。1月份已经过去了,2月份因为春节因素的影响,数据的完整性可能会差一点,所以3月份的经济数据出来之后,基本上就可以判断央行的反应了。也就是说,预计一季度央行的货币政策还会有动静。
崔书文继续谈道:“其实,还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推测央行下一步的货币走向,那就是看股市的走势。中国股市是不是经济的晴雨表暂且不论,但它一定是资金的晴雨表,前不久这轮股市的兴起就是从降息开始的,A股走牛大部分都是因为市场预期央行会放松货币政策,所以我认为股市是最聪明、最敏感的,而这个预期应该也是比较准确的。”(中国经济网记者 刘晓琴)
以下是本条新闻的播报内容:
【播报】来看今天财经今榜第二位的新闻。
欧洲央行、瑞士、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在近期相继进行了降息,那么中国是否会跟风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焦点。据中国经济网消息,澳新银行称,CPI的快速去通胀化和PPI通缩的加剧,将对中国的货币政策产生较大影响。预计2015年中国需要降准三次,每次降准50个基点,或者推出类似的政策。此外,中国央行今年还可能降低存款利率50个基点。
不过,也有分析指出,能够决定降准、降息政策何时出炉的决定性因素非实体经济莫属,而困扰中国实体经济运行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在应对这一问题上,央行已经启动汇率工具进行接招拆招。另外,央行早已将调控的阀门紧紧握在手里,并且开始松动。从去年12月份至今,央行通过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逆回购已经向市场滴灌了超过1万亿元的流动性。
【点评】崔书文
相关文章:
(责任编辑:项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