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企改革过程中,国有资产贱卖的现象时有发生,最近有人对中国649家国有企业、2121宗交易进行研究发现,贱卖行为确实存在,并且比折扣价还要低5到7个百分点。中国经济网评论员崔书文表示,对于国有资产流失、国有资产是否贱卖的问题,大家不能过分放大,就事论事比较好。应该做个案分析,因为从总体上得出一个严谨的结论很难,针对不同企业,一定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考虑企业的特殊性。
崔书文举例说:“记得曾经国有四大银行在香港上市时,当时的IPO价格非常低,但当中国有一轮牛市之后,四大银行的股票价格就变得非常高,于是便有一种质疑的声音认为四大银行的资产在香港贱卖了,但客观分析可以知道,当时根本不是贱卖,价格是由当时的行情和状况决定的。”(中国经济网记者 刘晓琴)
以下是本条新闻的播报内容:
【播报】首先,来看财经今榜的头条新闻。
继南北车开始合并之后,与高铁同属出海重点领域的核电也将诞生新的巨无霸。据中国经济网消息,今年1月初,国家核电技术公司和中国电力投资集团的合并事宜,已经获得了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目前国资委正在制定具体方案。据了解,中电投是五大电力央企中资产规模最小的一家,但手中握有核电项目开发建设资质,现在与国家核电合并,有望在核电业中形成一股新的力量,与中核、中广核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对此,业内分析认为,这一合并的最大意义在于,国产三代核电的研发技术与核电牌照资质的融合,未来国家核电更有望借助中电投的平台,将核电资产整体上市。厦门大学能源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林伯强表示,两者合并将有望加速国家核电的自主三代核电技术CAP1400的落地开工,届时,国产核电技术走出去将产生“华龙一号” 和“CAP1400”两件利器。
【点评】崔书文
【追问】在国企改革的过程中,国有资产贱卖的现象时有发生,最近有人对中国649家国有企业,2121宗交易进行研究发现,在它们的伪装交易和关联交易中,贱卖行为确实存在,并且比折扣价还要低5到7个百分点。您觉得该如何应对国有资产流失的现象?
相关文章:
(责任编辑:项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