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部门的一次“敲打”,引发了A股市场的“踩踏事件”,并使得监管部门连夜解释称并非有意打压股市。中国经济网评论员张捷在《我财经》节目中表示:“证监会严查两融的政策,可能是压跨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最近A股涨幅度实在太大,差不多从2000点一路涨到了3000多,上涨幅度接近70%,而这中间积累了很大的调整动能和调整需求。另外,这一次大跌也是一次风险教育,让更多人认识到牛市风险不是不涨,而是来一次措手不及的调整。其实,专业人士都清楚,暴跌慢涨才是牛市节奏,但这种节奏往往会让一些人损失惨重。”
说到1月19日的暴跌行情,不少人认为是“530”重现,但张捷认为这次暴跌和“530”并不一样,因为“530”是国务院层面的决策,提高印花税是公布查处广发证券之后发布的,相当于是突然产生的,而这一次证监会严查两融是依法行事,属于管理的正常秩序。(中国经济网记者 刘晓琴)
以下是本条新闻的播报内容:
【播报】来看今天财经今榜第二位的新闻。
监管部门的一次“敲打”,引发了A股市场的“踩踏事件”,并使得监管部门连夜进行解释。据《经济参考报》消息,在监管层整顿融资融券业务、银监会规范委托贷款等因素的叠加影响下,周一券商、银行等权重股大面积跌停,沪综指出现近六年半以来最大单日跌幅,有部分市场人士认为这是金融监管部门有意联合打压股市。
对此,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邓舸表示,事实并非如此,从检查结果看,目前证券公司融资类业务运行平稳,整体风险可控。对12家存在违规行为券商采取行政监管措施,旨在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促进融资业务规范发展,市场不宜做过度解读。此外,邓舸还表示,对证券公司开立融资融券信用账户时,证券资产低于50万的客户,可以继续按证监会原有政策和规定执行,不能因为这一资产门槛而强行平仓。
【点评】张捷
【追问1】大盘暴跌走势令投资者措手不及,对后期市场演绎也充满了迷惑。那么您认为大盘会继续深幅调整吗?
【追问2】另外,证监会主席肖钢表示,为了便利内地企业赴港上市,证监会已简化审批程序,比如内地企业赴港上市的规模限制已取消,而未来企业在内地上市也可以不要盈利条件。这将带来哪些影响?
相关文章:
(责任编辑:项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