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阅微信朋友圈发现,各地奶农“倒奶”的消息仍在传播。中国经济网评论员崔书文谈及此事时认为:“现在奶农和加工企业都是协议收购,他们不是一个联合的利益共同体,一旦出现问题,收购协议就会打折扣,而处于弱势地位的奶农就会受伤害。”
崔书文在中国经济网《我财经》节目中还表示:“奶农‘倒奶’事件实际是我国农牧业现代化经营不够的一个缩影,如果单单从乳制品生产、加工等环节中的一个出发,都不能走不出喝不起、卖不动和倒奶同时存在的怪圈。因此只有把乳制品生产、加工、销售和消费环节捆绑在一起,发展产业链经营,才能抵御生产周期波动带来的风险。”(中国经济网记者 贾佳)
以下是本条新闻的播报内容:
【播报】来看财经今榜第五位的新闻。
翻阅微信朋友圈发现,各地奶农“倒奶”的消息仍在传播,那么此事件的根本原因到底是什么呢?人民网消息显示,针对此次乳业危机,乳业专家们纷纷支招应该对进口乳品增设门槛,推行奶粉收储制度等。但有评论文章却认为,对于周期性、全球化的乳业产业链而言,上游供给出现问题,往往是因为下游消费需求掉链子了。经过这些年的整顿,尽管国内乳品指标和质量已经有明显的改善,但消费者的消费意识并没有得到同步提高,一部分喝奶人群流失了。
不过,也有不同观点认为,进口乳粉对于拥有13亿人口的中国来说,有一定影响,但不至于把国内市场搞乱。倒奶事件充分暴露了国内乳业的深层次矛盾:一是乳企和奶农两张皮,长期以来没有形成利益共同体;二是乳制品生产、加工和消费环节失联,所以造成了喝不起、卖不动和倒奶同时存在的怪象。
【点评】崔书文
相关文章:
(责任编辑:项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