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拟向商业机构开放个人征信业务,阿里腾讯等8家入围。对此,中国经济网评论员艾学蛟在《我财经》节目中表示:“要建立信誉体系,必须有征信机构。以前征信机构是人民银行开展的征信业务,人民银行有两家机构,北京一家、上海一家,但是这个机构开展业务也有一些局限性,因为很多社会业务没有开放。”
艾学蛟说,现在要建立商业征信业务,银行贷款、保险以及很多跟个人信誉和企业信誉有关的业务,人民银行把这个系统开放了,允许八家做商业征信,可以开展盈利性的征信。这需要很多投入,特别数据方面的投入非常大。
“机构社会征信开展业务的前期是亏损的,但是长期肯定是盈利的。”艾学蛟说,系统真正建立完善以后,数据更有权威性,需求越来越大,相应的收入就会增加。(中国经济网记者 项佳丽)
以下是本条新闻的播报内容:
【播报】首先,来看财经今榜的头条新闻。
中国征信体系建设迈出关键一步。据新华网报道,央行近日印发了《关于做好个人征信业务准备工作的通知》,要求芝麻信用管理有限公司、腾讯征信有限公司等八家机构做好为期六个月的个人征信业务准备工作。这意味着,这八家机构或将成为我国首批商业征信机构。
据了解,截至2014年10月底,征信系统收录1963万户企业及其他组织和8.5亿自然人信用信息。2014年前10个月,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的查询量就分别达到8398万次和3.27亿次。不过,尽管征信业务的市场潜力巨大,但也有业内人士判断,短期内开展征信业务盈利恐怕面临挑战,这些机构在发展中期的挑战在于数据整合,而长期则在于产品、客户的开发能力。而未来竞争点也在于谁能够将数据融合起来。
【点评】艾学蛟
【追问】说起金融改革。去年三月份,国务院批准五个民营银行试点方案。而目前,仅深圳前海微众银行宣布官网正式上线,实现真正落地,其余获批筹建仍没有公布开业时间表。您觉得类似“民营银行试点”的难点在哪里?
相关文章:
(责任编辑:王沥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