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称东北黑土地一年退化一厘米,工农争地将更突出。对此,中国经济网评论员张捷在《我财经》节目中表示:“其实粮食没有必要一定年年增产,这样意味着土地压力年年增大。我们7%的耕地养了22%的人口,却用了世界35%的化肥,化肥的使用量已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好几倍了。粮食安全是百年大计,在能动用外汇买粮食的时候,可多买一些外国的粮食,尽量让土地修复一下地力。”
张捷认为,我们应该反思中国农产品开放是否过头了,现在一些西方国家通过补贴,用非常低的粮食价格冲垮其他国家农业经济体系,这方面日韩都有非常深刻的认识,所以日韩对于粮食的农产品开放,一直抓得非常紧。(中国经济网记者 项佳丽)
以下是本条新闻的播报内容:
【播报】继续来看财经今榜第四位的新闻。
“大粮仓”稳产增收遭遇多重瓶颈。据《经济参考报》报道,目前东北黑土地正面临日趋板结、可耕性变差的问题。东北黑土地原来有一米厚土层,现在只有40厘米至60厘米,松辽平原上一锹下去见黄土的“破皮黄”地已经有很多。据悉,形成一米厚的黑土层需要3亿年,而现在的退化速度是一年一厘米,如果再不注意提高耕地质量,农业可持续发展将受到严重威胁。
值得注意的是,东北地区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粮食市场的“大粮仓”和“稳压器”作用日益凸显。但与此同时,仍有一些因素制约着粮食生产:在生产方面,农业基础设施欠账多难抗大灾,黑土地有机质含量连年下降;在体制层面,粮食主产区地方财力支持不足,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难、风险保障水平低,一些政策掣肘粮食生产;在粮食流通方面,由于国际粮食低价冲击和国内托市市场扭曲,东北粮食价格倒挂,地方存储压力增大,未来通过高粮价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的难度日益增大。
【点评】张捷
相关文章:
(责任编辑:曹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