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报】网罗财经热点,聚焦消费话题,欢迎收看我财经。我是郭枞枞,大家也可以通过扫描屏幕右下方二维码,收看我们节目的精彩视频。以下是今天节目主要内容:
1、【导视】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指出,要引导东部部分产业向中西部有序转移。稍后请评论员林耘带来解读。
【播报】综合十大财经网站,“财经今榜”第二到五位的新闻是:
2、【导视】呼和浩特撤回取消限购文件,理由是有两个字打印错误。
3、【导视】审计署报告显示,社保基金投资4年来亏损近70亿元。
4、【导视】国家发改委调研十地稳增长,黑龙江宣布3000亿元投资计划。
5、【导视】北京73种儿童用品下架,史努比等知名品牌童装甲醛超标。
6、【导视】中国与东盟国家就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召开工作组会议,这对我国海洋经济发展有何影响,爱财经稍后关注。
【播报】首先,来看财经今榜的头条新闻。
产业布局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牵着民生就业。因此当国家层面传出有关产业转移的消息之时,社会各界纷纷给予了强烈关注。我们看到,相关消息来自于中国政府网,文章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6月25日主持召开了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确定了促进产业转移和重点产业布局调整的政策措施。会议指出,随着经济发展,东部沿海地区劳动力成本日益上升,产业竞争力开始有所削弱。因此东部沿海地区的部分产业必须要转移出来,而转移的方向就是中西部地区。同时,李克强强调,引导东部部分产业向中西部有序转移,不能光由政府推动,更不能强迫企业去做。必须遵循市场规律,用低成本、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吸引企业自主转移。
中青网文章也解读说,相比于东部发达地区,中西部地区虽然自然禀赋不错,但与产业相配套的软硬件却严重不足。因此,要想做好产业转移、项目西进工作,必须要营造出良好的“硬环境”和“软环境”,因为只有“栽下梧桐树”,才能“引得凤凰来”。
【点评】林耘
【播报】继续来看财经今榜第二位的新闻。
今年以来,不少城市先后试探松绑限购,但在各方压力之下,又相继撤销或收回了相关措施。今天人民网就报道说,6月20日,呼和浩特下文取消限购,不再要求购房者提供住房套数查询证明,成为了首个正式发文取消限购的城市。但戏剧性的一幕却发生在了6月25日下午,呼和浩特以文件有两个字的打印错误为由,收回了相关文件。
中原地产首席市场分析师张大伟认为,呼和浩特很可能像沈阳一样,鉴于直接取消限购动作太大,风险太大,所以将文件又收了回去。据了解,此前在6月10日,沈阳也爆出重磅消息称全面取消限购,房子随便买,但仅仅一天之后,沈阳市政府部门就对这一消息进行了否认。
【点评】林耘
【追问1】取消限购“一日游”或者“几日游”的城市在增加,也可以感受到,楼市下行给当地带来的压力。所以有专家就预计,年内可能有30个以上城市将松绑限购政策。您怎么看这种预期?
【追问2】楼市方面,还有一个消息。中新网报道说,目前我国至少已经有18个省(区、市)启动了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而且按照国务院此前的要求,条例要在6月底前出台。不动产登记进程明显加速,下半年房地产形势会有哪些变化?
【播报】继续来看今天财经今榜第三位的新闻。
新鲜出炉的审计报告披露了不少问题,我们来关注社保方面。根据审计署网站消息显示,社保基金自营指数化投资标的指数范围较窄,近年来投资收益欠佳。其中2010年到2013年,社保基金会自营指数化投资组合亏损共计69.53亿元。另外,2013年年底,社保基金会没有按照规定对所持有的6只股票计提减值准备,致使当期收益虚增103.02亿元。
《东方网》文章认为,天下没有稳赚不赔的投资,因此社保基金投资亏损可以理解,但巨大的亏损数额还是敲响了警钟——保障安全比增值更重要,绝不能将百姓的养老钱投进风险极大的股市。文章还指出,当前连美国的联邦社保基金都没有放入股市,只是投资了美国政府对其本息均予以担保的“孽息型有价证券”。
【点评】林耘
【播报】继续来看财经今榜第四位的新闻。
6月以来,伴随着国家发改委对黑龙江、山东等地的密集调研,一些稳增长措施开始频频出台。中国广播网消息显示,针对经济增速回落、下行压力加大的状况,黑龙江省政府近日出台了65项措施,计划投资3000多亿元促进经济增长,其中涵盖了深化资源配置、市场化改革、确保农业稳增长等8个方面,但仅仅基础设施建设一项就包揽了2300多亿元。
对此,财经评论员余丰慧指出,当前黑龙江GDP增速下滑比较厉害,已经明显与全国经济企稳复苏的势头背道而驰。但这3000亿基本上延续了过去大投资的模式,如果现在将这些钱投下去,黑龙江的GDP增长的确会立竿见影,但后遗症也比较大。另外,这3000亿资金从哪里来也是一个难题,财政拿出这么多资金是不可能的,而商业银行也要讲究盈利,信贷投资也将更加谨慎。
【点评】林耘
【播报】接下来,来看榜单第五位的新闻。
妈妈们要注意了!昨天,北京市工商局发布了今年一二季度对7类儿童用品的市场抽检结果,结果显示,不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不合格商品有73种。其中,儿童服装37种、儿童鞋8种、学生用品4种、儿童玩具12种、儿童家具12种。据了解,本次抽检的儿童服装主要问题集中在色牢度、纤维含量及标识不符合标准或明示说明上。另外,知名童装品牌“史奴比” 女童外套被检测出甲醛超标。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检测中心副主任王玲建议消费者选择服装时,除了关注商品的品牌、款式、颜色等,还要关注是否有儿童服装安全类别的标注;此外,如果存在刺激性的气味,该产品可能存在甲醛超标等质量问题。而甲醛超标会对人体的呼吸道和眼睛产生危害。
【点评】林耘
【播报】财经视角解读新闻事件,欢迎收看“爱财经”。
【播报】中国与东盟国家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第十一次联合工作组会议近日在印尼巴厘岛举行,会议就落实《宣言》的后续行动以及南海行为准则等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先来了解一下。
【小片】(1分15秒)
【播报】我国拥有300万平方公里的“蓝色国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海洋国家。2013年,我国海洋生产总值超过了54000亿元,占到了国内生产总值的9.5%。《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的落实能够给南海经贸、资源开发带来哪些实际好处?
【点评】林耘
【播报】国内首个大幅面全开竖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已经出版。在这幅地图上,南海海域和岛屿与大陆为同一比例尺,南海诸岛不再作为插图形式表示。专家认为,这样能使读者全面直观地认识中国全图,不会再误以为国家领土有主次之分,有利于国民的版图意识和海洋意识的树立。那么发展海洋经济对我国有什么意义?
【点评】林耘
【播报】可以说,海洋与一个国家的发展、繁荣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向海而兴,背海而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海洋的开发利用。而海洋也将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蓝色引擎”。
【播报】新闻热点,财经解读,以上是本期节目的全部内容,您也可以通过扫描屏幕右下方二维码,收看我们以往节目的精彩视频,再见。
(责任编辑:刘心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