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报】网罗财经热点,聚焦消费话题,欢迎收看我财经。我是郭枞枞,大家也可以通过扫描屏幕右下方二维码,收看我们节目的精彩视频。以下是今天节目主要内容:
1、【导视】潘石屹打趣楼市颓势,称地方官员和开发商互相壮胆。稍后请评论员张捷带来点评。
【播报】综合十大财经网站,“财经今榜”第二到五位的新闻是:
2、【导视】媒体称中石油进口天然气烧钱凶猛,3年亏损1051亿。
3、【导视】新一轮公务员薪酬改革的基本方向已经确定,科级以下公务员受益最多。
4、【导视】中国社科院专家表示,养老保险制度设计缺乏缓冲空间,将难以持续。
5、【导视】航运央企结盟引发价格战:“负运费”重现中日航线。
6、【导视】在世界杯比赛中,卫冕冠军西班牙以两战皆负的战绩提前出局。除了球员状态、战术组织外,其背后的经济因素也不容忽视。爱财经稍后关注。
【播报】首先,来看财经今榜的头条新闻。
2014年已经过半,纵观这半年的楼市,境况持续低迷,中国的房地产行业伴随着两年的高歌猛进之后急转直下,中国楼市高烧已退,带着些许悲凉。70个大中城市房价涨幅持续收窄,今年5月份已有35个城市房价出现下降,伴随房价下跌的是销量下降、库存高企,开发商拿地的热情降低。就连潘石屹近来也发微博打趣楼市的颓势说:“见一些地方政府的官员和一些开发商朋友,对未来互相打气,互相壮胆。开发商朋友们悠着点。”难掩其对房地产市场未来发展的隐忧。
不少业内人士认为,一线城市房价“假涨真跌”,楼市调整最早有望在今年底结束。而今天《人民日报海外版》的一篇文章也指出,要警惕别有用心者唱空楼市,他们的真正目的是扰乱市场,误导政策,满足私利。房价调整其实是正常的。
【点评】张捷
【播报】继续来看财经今榜第二位的新闻。
尽管中石油和俄罗斯天然气公司签署“世纪大单”已经过去将近一个月,但大家对这桩生意的交易价格,以及中石油的盈利状况却持续关注。据中国广播网援引其他媒体报道说,此前,来自中亚的天然气管道A、B线,通过西气东输二线向国内转供。但A、B线的盈利状况一直不佳,2011年至2013年间,中石油在进口天然气销售上的亏损总计1051亿。
尽管有媒体报道说,6月15日,中亚天然气管道C线也正式向国内通气,年输气能力最高可达250亿立方米。但业内专家指出,中亚地区天然气价格较高是普遍现象,进口数量越大亏损越严重,同时,多环节政府均介入干预的办法,很难反映市场真正的供需关系,让天然气价改取得实质性突破已经迫在眉睫。
【点评】张捷
【播报】继续来看今天财经今榜第三位的新闻。
备受关注的公务员薪酬改革即将面临一次深层次改革。据中国广播网消息,目前,新一轮公务员薪酬改革的基本方向已经确定,概括起来就是4句话——调整工资结构,扩展晋升空间,建立比较机制,实施配套改革。也就是说,要把过高的津贴补贴降下来,提高基本工资占比;还要打破现在公务员职务决定级别,级别决定工资的局限,使公务员不提升职务也能通过晋升级别来提高工资待遇。
对此,人社部专家表示,新一轮公务员薪酬改革是将重心放在了“限高”、“提低”上,最终目的是缩小公务员上下级之间、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一个副处长的工资很可能比处长还高,而受益最多的,将是绝大多数科级以下公务员。
【点评】张捷
【播报】继续来看财经今榜第四位的新闻。
来关注一下养老保险方面的消息。据《经济参考报》消息,人社部的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全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总支出18470亿元,比上年增长18.7%;全年基金总收入22680亿元,比上年增长13.4%,其中各级财政补贴基本养老保险基金3019亿元,比上年增加371亿元。然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反映退休人员基本生活保障水平的重要指标——养老保险替代率却在持续下降。
对于这一矛盾,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表示,老龄化加上一胎化,导致中国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技术和设计缺乏巨大缓冲空间,这样的制度是不可持续的。目前国内几乎所有的基本保险制度的替代率都在下降,但是如果替代率过高,有可能导致一个国家财政破产,希腊就是典型案例。
【点评】张捷
【播报】接下来,来看榜单第五位的新闻。
以马士基为首酝酿组建的P3联盟,刚刚被中国商务部的反垄断审批否决,国内三大央企航运巨头却史无前例的“结盟”,并导致中日航线上的恶性竞争愈演愈烈。据新华网消息,目前,上海到日本市场的运价已经跌到了每20英尺标准集装箱负500美元,连云港、青岛到日本的运价更是跌到负650美元,天津、大连、威海、烟台到日本的运价也跌到负580美元。
据了解,由于中日航线线路短,船舶周转周期短,行业进入门槛低,船公司常常大打“价格战”。但“负运费”的反常现象,缘于上个月三家央企航运公司在中日航线上的“结盟”并且增加运力投放,导致中日航线上的供需平衡被打破,价格战已经打了一个月。如今,鉴于“负运费”怪象的重现,本来就利润微薄的中日航线上的很多货主、货代、班轮公司已经联名上书上海航交所“求救”。
【点评】张捷
【播报】财经视角解读新闻事件,欢迎收看“爱财经”。
【播报】6月18日,西班牙队球迷神情失落,因为当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马拉卡纳大球场进行的,2014年巴西世界杯小组赛B组比赛中,卫冕冠军西班牙队以0比2负于智利队,以两战皆负的战绩提前出局。媒体纷纷用“失败”、“终结”、“王朝退位”等字眼描述这一难以置信的失败,更有人称这是西班牙“光荣一代的结束”。但有分析指出,除了球员状态、战术组织等因素外,其背后的西班牙经济因素也不容忽视。来简单回看一下这场比赛。
【小片】(1分17)马拉卡纳球场满看台的鲜红,几乎让人错觉这是西班牙人的主场,而实际上这些红色球以上印的都是智利的队徽,经济危机中的西班牙人多数已经没有闲钱来巴西为自己的球队摇旗呐喊,寥寥几处西班牙红被完全淹没在智利之红的海洋中。西班牙人在对阵荷兰时已经崩盘一次的脆弱心里已经经不起任何打击,开场后传接球中的失误让所有西班牙球迷都捏了一把冷汗。第20分钟,智利先进球了,他们在西班牙人的禁区前沿打着漂亮的配合横冲直撞,令西班牙的防线跌跌撞撞。巴尔加斯在闪过卡奇利亚斯后将皮球送入了大门,这一颇有些西班牙风格的破门却发生在了对手身上。失球打破了西班牙的心理防线,他们需要2个以上的进球才能为自己留下晋级希望,但第43分钟,在西班牙踢球的桑杰斯又给他的诸多巴萨队友们导演了一场噩梦,他发出的任意球被卡西利亚斯扑到了阿朗吉斯面前,后者外脚背破门二比零,从这一刻开始败局已经无法挽回。
【播报】数据显示,2010夺得世界杯冠军后,西班牙贸易赤字严重,通缩风险挥之不去。2013年西班牙的失业率达到26.5%,大幅高于同期欧盟11.1%的平均水平,经济陷入更深的泥沼。众所周知,西班牙国家队的球员大多来自国内俱乐部,经济危机对西班牙国内足球产业的冲击,真的是这次西班牙折戟世界杯的关键因素吗?
【点评】张捷
【播报】英国一家体育营销研究机构发布的数据显示,国际足联将从2014年巴西世界杯收益43亿美元,其中单是电视转播费用就达到25亿美元。而巴西经济学家也分析认为,世界杯期间外国游客带动的消费将达到29.5亿美元,本国游客消费将超过79亿美元。那么这一短期的经济刺激能不能挽回高通胀低增长的经济滞胀局面?会不会扭转巴西的就业形势?
【点评】张捷
【追问】其实,中国人对世界杯的热情,从比赛期间的国内彩电、餐饮零售业收入的巨额增长就可见一斑。中国企业尤其是高科技产品也没少在世界杯上捞金。更有人戏称,中国楼市拖慢的经济脚步会让世界杯给拉回去。请张老师分析一下,中国会在世界杯收益多少?
【播报】国家与足球,重组与奋起,在西班牙又被高度黏合在一起。如今,西班牙队过早出局,让国内严酷的经济形势雪上加霜。西班牙《ABC报》就表示,西班牙队没能晋级,将给这个国家造成6亿欧元的经济损失。
【播报】新闻热点,财经解读,以上是本期节目的全部内容,您也可以通过扫描屏幕右下方二维码,收看我们以往节目的精彩视频,再见。
(责任编辑:刘津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