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经济网承办的2014(第二届)中国国际食品安全与创新技术展览会6月17日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三元桥)举办。商务部副部长房爱卿、国家食药监管总局副局长滕佳材、经济日报社社长徐如俊等各届代表出席开幕式。图为开幕式现场。(中国经济网记者裴小阁/摄)
中国经济网北京6月17日讯(记者年巍)今天上午,为期三天的“2014中国国际食品安全与创新技术展览会”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三元桥)举行。“本届展会将更加突出对食品安全‘全产业链’建设和管理体系的立体展示,参展企业和机构将展示国内食品安全的管理水平、品牌食品生产及流通企业的食品安全体系建设,食品安全检验检测的创新技术,西藏等地方展团展示的是他们以打造‘绿色食源’目标的信心和作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滕佳材在开幕式上说道。
本次展览会由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商务部指导,经济日报社主办,中国经济网承办,商务部流通产业促进中心、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国家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中国副食流通协会共同协办。展会以“民生·责任·创新”为主题,展出面积达8000平方米。与去年举办的2013年展会相比,本届展会将以更高的规格、更国际化的参与度,更精细化的展区设置、更高品质的观众专业服务,全面展示全球食品安全的领域最新成果和创新技术,打造中国乃至国际最有影响力的食品安全品牌大展。
滕佳材对食品安全技术发展和自主创新提出三点建议。首先,要有大局意识。只有食品安全产业链上各相关环节都具有全局意识,与各自的产业链上下游沟通、交流,才能更深入了解行业需求,做好衔接,全程保障。其次,要有责任意识。企业要以对社会服务、保护人民健康的强烈责任意识,来提供高科技产品,为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把好关、看好门。最后,要有合作意识。各方要以食品安全为目标,互相借力,联手打造品牌企业、共同增强食品安全自控自检能力。
商务部副部长房爱卿表示,食品安全是重大的民生问题,事关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社会和谐稳定。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要建立食品原产地追溯制度,保障食品安全。2010年以来,商务部会同有关部门,大力推进肉类蔬菜流通机制建设,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解决一荤一素追踪溯源问题,再次保障老百姓菜篮子安全的新模式,新思路。前两批试点城市已基本建成追溯体系,初步形成辐射全国,连接城乡的信息化追溯网络,逐步建立政府监管、企业自律与消费者监督结合的食品安全保障机制,探索出一条以技术创新和促进管理创新,以信息化带动流通现代化的新路子。
“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经济日报和中国经济网作为中央主流媒体,与其他媒体一道,正在自觉履行社会责任,努力传播食品安全的‘正能量’。”经济日报社社长徐如俊说道,本届展览会吸引了中粮、娃哈哈、雀巢、沃尔玛、赛默飞、安捷伦等国内外一流企业参展,他们作为所在行业的佼佼者,将在履行社会责任的使命下,共同展示其在食品安全方面的创新实践和创新技术。
在为期三天的展期内,每天都有主题活动,将举办中国乳品安全论证会、食品安全质量快速监/检测应用技术论坛、地方政府食品安全项目招商引资推介会、中外食品安全检测设备洽谈对接会等。
开幕式由中国经济网总裁王旭东主持,商务部相关领导、参展商代表及网友等约150余人出席。
据悉,本次展览会的承办方——中国经济网,在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期间还承办了“老味道、老故事、老品牌——坚守诚信的力量”主题研讨会、第六届中国食品安全论坛、中国食品安全30人论坛等系列活动。
(责任编辑:吕梦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