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活动 |中巴农业与产业合作|巴中特快|最新

[我财经]三桶油接踵引民资 “自损”实为自救

2014-05-27 07:00 来源:CE.cn  

编辑推荐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证140554)
微信图片_20210901143254.png
93690678-ffdd-4ec1-8403-f7947db2af1f.jpg

[我财经]三桶油接踵引民资 “自损”实为自救

2014-05-27 07:00 来源:CE.cn

 

  【播报】网罗财经热点,聚焦消费话题,欢迎收看我财经。我是郭枞枞,大家也可以通过扫描屏幕右下方二维码,收看我们节目的精彩视频。以下是今天节目主要内容:

  1、【导视】我国事业单位人员工资7月起即将松绑,3100万人有望涨薪。稍后请评论员崔书文带来点评。

  【播报】综合十大财经网站,“财经今榜”第二到五位的新闻是:

  2、【导视】“限购松绑”传闻再起,但有媒体认为,目前厦门、南京等至少10城市不能放松限购。

  3、【导视】俄罗斯总统普京在与中方会晤时表示,中方在天然气谈判中,喝了俄罗斯不少血。

  4、【导视】三桶油接连开始混合制改革,其中中海油开放了惠州乙烯扩建项目。

  5、【导视】协鑫集团宣布与“中民投”合作建立100亿元基金,业内分析称,该基金会投资于光伏应用市场。

  6、【导视】为缓解医患矛盾,医生用药的驾照式管理应运而生。这样的管理模式效果如何?爱财经稍后关注。

  【播报】首先,来看财经今榜的头条新闻。

  再过1个月的时间,我国3100多万事业单位在编人员有望迎来涨薪。因为7月1号,《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即将实施。作为我国第一部系统规范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行政法规,《条例》呈现出了多个改革亮点。比如在工资收入方面,《条例》提出了工资的正常增长机制问题,也就是说,未来事业单位的工资将和机关体系松绑,将主要面向社会,包括和企业同类人员以及公务员进行比较,也可以根据每年物价上涨的幅度和社会平均工资的增长幅度,适当做些调整。对此,多位专家表示,事业单位人员的工资将走入长期平稳增长的通道。

  【点评】崔书文

  【追问1】在社会保险方面,这次的《条例》也是提出事业单位及人员将依法参加社会保险。但是中央财经大学社保系主任褚福灵提出一个疑问,他认为很多事业单位人员虽然参保,但实际上并没有足额缴费,缴费年限也是按照“视同缴纳”来处理,所以他认为这会成为社保基金的一块“隐性债务”。您觉得存在这种问题吗?

  【追问2】说完事业单位,这里还有一条国企方面的消息,《新京报》报道说,目前在一些国企当中依然存在就业的“内部优惠”,有人认为“子女接班”是一种激励机制和人文关怀;有人则质疑这是一种变相“世袭”。您对于这两种说法怎么看?

  【播报】继续来看财经今榜第二位的新闻。

  近日,有关“北上广深外,住建部将允许地方对限购政策进行调整”的传闻,引起了社会各界关注。不过截至目前,住建部并没有对相关的报道作出公开回应。而人民网也援引其他媒体消息指出,2010年以来,全国共有45个城市实施了楼市限购政策,但在目前的格局下,除了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以外,像厦门、南京等涨幅仍较快的城市也不应放松限购,否则房价仍会继续高涨。

  新华社发文认为,就在一年多以前,调控的目标还是让房价回到合理区间,然而当房价真的开始掉头向下之时,地方政府却无法“淡定”面对。在市场终于回归到它既定的轨道之时,对于涨跌变化,政策制定者应该保持基本的定力。

  【点评】崔书文

  【追问】对于房价来说,无法“淡定”面对的不光是地方政府,我们看到《证券日报》报道说,在河北燕郊,目前部分投资客已经扛不住市场低温,直降10万元以上开始抛售。我们关心的是,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二手市场会不会出现大面积的集中抛售现象?

  【播报】继续来看今天财经今榜第三位的新闻。

  虽然中俄天然气东线谈判已尘埃落定,但关于中俄天然气“世纪大单”的议论仍在继续:有人说形式大于内容,还有人说政治大于经济;有人说俄罗斯人占了中国人便宜,也有人说中国人逼俄罗斯人让了步。可谓是众说纷纭。近日,俄罗斯总统普京自己也“爆料”称,他23日在同到访的中国国家副主席李源潮会晤时就曾说:“中国政府的谈判代表们,在天然气合同谈判期间喝了不少我们的血——中国人是非常了不起的谈判者。”

  《中国青年报》文章评论认为,中俄签订天然气大单,少了虚幻的浪漫主义,多了互惠的务实主义;少了一厢情愿的尴尬,多了两情相悦的默契;俄罗斯天然气正进入“中国季”。路透中文网则指出,中俄天然气协议已经为全球市场立下了新标杆。

  【点评】崔书文

  【播报】继续来看财经今榜第四位的新闻。

  今年以来能源改革力度似乎正在不断加大。中国经济网消息显示,近日国家发改委公布了80个项目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其中能源项目多达60个。而不得不提的是,三桶油也再次开放了多个项目引入民资,包括中石油的西气东输三线中段工程、中海油广东惠州百万吨乙烯扩建项目等。据了解,自从2月份中石化公布计划在油气销售领域推行混合所有制改革以来,中石化和中石油就如同赛跑一般不断向前推进,如今中海油也加入了改革大军。

  业内评论认为,这应该算是社会参股的第一个正式的百万吨级乙烯项目,有市场准入信号的意味。也有分析师表示,能源改革根本的逻辑是改革,并非单纯的削弱中石油、中石化等央企,而是通过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加上更为市场化的央企考核机制来倒逼石油、石化提升效率,最终释放整个能源体系的制度红利。

  【点评】崔书文

  【播报】接下来,来看榜单第五位的新闻。

  一个月前,史玉柱在微博中晒出中国民生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已经创立的消息,仅仅一个月后,中民投的第一单就呼之欲出。据《证券日报》消息,近日,中国最大的非公有制电力公司——协鑫集团宣布其与“中民投”合作建立100亿元基金,虽然合作的细节尚未公布,但业内认为,这只规模达百亿元的基金会投资于光伏应用市场。目前,协鑫集团也正在试图通过一种新的模式促进分布式光伏应用的拓展。

  对此,有业内人士指出,光伏电站本身就是资金密集型的投资项目。在政府强力推动光伏产业发展的当下,像中民投这样大体量的企业,率先投资光伏项目,应该说极有战略眼光。毕竟投资大、回报稳,政策兜底,这些都利好项目未来的回报。  

  【点评】崔书文

  【播报】财经视角解读新闻事件,欢迎收看“爱财经”。

  【播报】乱开药、多开药、长疗程、大处方,一直是引发医患矛盾的重要因素。对此,重庆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想到了一个解决办法,在全国首推医生用药的驾照式管理办法,也就是说,一旦某个医生被发现药开多了,开错了,就要被扣分,扣到六分,医生将被停止处方权一周,并且重新接受培训,一旦十二分扣满,就要就地停职。那么,这种驾照式用药管理到底推进得如何呢?我们先来看一段短片。

  【短片】(1分27)

  【播报】据了解,驾照式管理试行5个月以来,西南医院的门诊和住院药费都出现了大幅下降,明显不合理用药、大处方等现象也基本杜绝,可见这一管理模式,对制止乱开药的作用明显。但是,驾照式管理也遭遇了一些人的质疑,有的医生病人多、病情复杂,需要联合用药,因此有可能踩到处方红线。对于来自外地的慢性病患者而言,他们来一次不容易,也希望打破常规多拿些药。该怎么去平衡,可能还需要些智慧。目前来看,您觉得这种用药管理模式适用于在全国推广吗?

  【点评】崔书文

  【播报】谈起“以药养医”这个在中国饱受诟病的话题,不少的热心网友也在我们的官方微信平台上分享了不同的观点。网友“索索”表示:“以药养医”其实是“药价虚高”的替罪羊。近年来国家推行药品零差价、医药分离制度,我觉得不合适,指甲长了是要剪,但不该把指甲盖也拔了。网友“X教授”也直言:我认为所谓“以药养医”并不是推高医疗价格的幕后黑手,或者说,如果中国不“以药养医”,又该“以什么养医”呢?您怎么看这两位网友的观点?

  【点评】崔书文

  【播报】用药实现驾照式管理后,医生开药如开车一样谨慎,不敢轻易开大处方、吃回扣,犹如驾驶员不敢醉驾和飙车一样。虽然这样的管理模式还存在诸多争议,但我们期待更多类似的尝试,来给病人带来益处,也让医德医风更加端正,从而聚沙成塔,最终解决看病难题。

  【播报】新闻热点,财经解读,以上是本期节目的全部内容,您也可以通过扫描屏幕右下方二维码,收看我们以往节目的精彩视频,再见。

(责任编辑:王沥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