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媒体报道说,在经济增速放缓、行业景气度下降的背景下,对子公司提供超比例的巨额担保,正日益成为部分地方国有企业的风险大患。不过,中国经济网评论员林耘认为,这种风险的存在或许不是坏事,“因为这或许会倒逼国企改革的提速,国企需要采取多种办法,比如资产变现等方式来降低负债率。从中国过去这些年的经济发展来看,往往是问题多的时候更能迎来一个主动改革的时期,所以目前虽然问题很多,但也最有可能让改革的进度因此提速。”(中国经济网记者 高天晓)
以下是本条新闻的播报内容:
【播报】继续来看今天财经今榜第三位的新闻。
昔日商贾往来勤的繁荣景象,似乎已经被企业家脸上的债务愁容所取代——这就是现在温州的真实写照。据《经济参考报》报道,现在温州企业倒闭潮仍在延续,由于今年整体经济状况下行,外贸需求疲软,致使温州这样一个出口导向型小企业居多的地区首当其冲。与此同时,银行对企业抽贷、停贷现象日益突出。
温州当地一企业协会人士坦言,“温州的资金链状况已经陷入了一种僵局,同时,互保联保所引发的企业资金链断裂非常突出。担保公司的招牌满地都捡得到,九成担保公司都已经倒闭了,欠债跑路时有发生,情况不比2011年好多少。整个市场的信用体系都处于崩溃的边缘,今年金改恐怕难有突破。
【点评】林耘
【追问】其实不只是地方的“互保联保”出现了问题。有媒体报道说,某国企集团共为9家子公司提供担保,担保额与被担保公司净资产比例最高超过900%,超负荷担保已经成为地方国企的大患。您怎么看?
(责任编辑:刘津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