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4日,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研究员邹平座在“第三届国际金融会议”期间接受中国经济网采访。中国经济网记者 裴小阁摄
中国经济网北京4月4日讯(记者刘潇潇)由中国经济网和韩国经济传播媒体EDAILY、EDAILY-TV联合主办的“第三届国际金融会议(IFC)”于今日在京举办。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研究员邹平座在接受中国经济网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应推动民间资本对外投资的发展,这将促进中国经济对全球的渗透,提升在国际中的竞争力。
邹平座对中国经济网记者表示,中国应该大力推动民间资本直接投资国外市场的发展。“在我国‘走出去’特别是国有企业‘走出去’的过程中遭到了很多的限制和障碍,所以在资金流出方面,应该更多依赖民间渠道。”
邹平座认为,发展民间资本可推动中国经济向全球进一步的渗透,从而提升中国在国际经济中的竞争力。“我相信,未来在我国的自贸区、边贸以及国内大部分地区,都会进一步开放我们对海外的资本投入、商品投入和贸易投入。”邹平座对中国经济网记者表示。
同时邹平座也表示,中国在外汇资本改革道路上的步伐是渐进性的。“如果完全放开民间资本对外投资,担心资本会突然外流,”他说,“但如果放开个人对海外的投资,譬如让老百姓购买国外资产,则对人民币来讲是一种‘后盾’。”
“第三届国际金融会议”以“韩中金融合作:面向未来的创新机会”为主题,深入探讨中韩两国在银行、信贷、保险(放心保)三大领域的现状和未来合作的可行性。中国和韩国政府、金融机构、研究所、学界、企业界的300余人出席了本次会议。
(责任编辑:曹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