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9月24日报道 巴基斯坦《论坛快报》网站9月21日发表题为《对混乱世界中全球治理的再思考》的文章,作者为纳维德·侯赛因。文章编译如下:
《联合国宪章》以所有成员国主权平等为核心原则,但在实践中,这一理想却未能完全实现。权力仍集中在少数国家手中,实力最强的国家可随意扭曲体系、按自身意愿行事,由此催生了单边主义、霸权野心与经济保护主义回潮。
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当前以西方为中心的全球治理体系已变得低效且不公。我们看到,这套体系既未能阻止地区冲突、实现包容性经济增长,也无力应对气候变化这个当下最严峻的全球性挑战。
或许对全球治理体系打击最大的,正是该体系的缔造者美国。特朗普政府违背世界贸易组织义务,单方面对贸易伙伴加征大范围关税,引发贸易战。不仅如此,特朗普还退出《巴黎协定》与世界卫生组织,进一步削弱多边机制。
在这波新的单边主义浪潮下,二战后为防止战争、促进经济发展、维护法治而建立的国际机构正难以履行其创立使命,联合国及其多边架构面临合法性危机。
正因为有这些缺陷,体系改革不仅必要,更势在必行。而此类改革的首个清晰蓝图由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近期上海合作组织天津峰会上提出。他提出的全球治理倡议旨在构建更加公正、包容、民主的国际秩序。该倡议植根于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围绕五大核心原则展开:奉行主权平等;遵守国际法治;践行多边主义;倡导以人为本;注重行动导向。
全球治理倡议并非孤立提出,而是习近平主席构建的更宏大框架的组成部分。该框架还包括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与全球文明倡议。这些倡议各有侧重: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聚焦基础设施建设与互联互通;全球发展倡议致力于推动发展合作与落实联合国2030年议程;全球安全倡议以维护和平安全为目标;全球文明倡议侧重促进文明交流对话;而全球治理倡议则是改革治理原则与机构的总体框架。
一些西方评论员可能认为这不过是“理论提案”,但从消除国内贫困、推动科技进步,到开展南南合作,中国已证明有能力将愿景变为现实。
需明确的是,全球治理倡议并非要推翻现有国际体系,而是对其进行改革,使其更具包容性与公信力,更能适应这个日益极化、不平等且混乱的世界。
鉴于当前全球体系日益向强国倾斜、不平等加剧、世界分裂程度空前的现实,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愿景提供了一种更为合理的方案。(编译/杨柯)
(责任编辑:富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