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精奢商业观察”网站8月24日文章,原题:从咖啡到汽车,中国品牌抢占先机 2025年上半年,在多个领域,中国本土品牌在与国际企业的竞争中取得进展。从咖啡、电动汽车到美容及奢侈品等,本土企业均展现出超出外国对手的竞争力。这一转变凸显消费者偏好的变化,中国品牌凭借更低价格、文化契合度及数字化优先策略,成功从全球知名品牌手中抢占市场份额。随着关键消费品类竞争加剧,国际企业正通过深化本地化和推出中国专属产品线进行应对。
食品饮料:从咖啡战争到零食对决。食品饮料领域是本土新秀挑战老牌国际巨头的战场。以咖啡为例,瑞幸咖啡正在全球扩张门店数量,与星巴克争夺市场份额。其成功秘诀在于:低价拿铁、科技驱动的快速点单应用,以及新饮品推出。
健康与运动服饰:本土创新遇上全球实力。运动服饰市场蓬勃发展,中国市场2025年预计增长5%。但耐克、阿迪达斯的市场份额下滑,而安踏、李宁等本土品牌增长迅猛。未来,本土品牌将加速数字化布局。全球企业需深化本地化策略,但若本土品牌持续在性价比和环保领域创新,或将彻底颠覆行业格局。
美妆与护肤品:美妆竞争愈加激烈。中国美容市场缓慢复苏,本土品牌卷土重来。随着并购增多,中国品牌或将走向全球化,但国际品牌将以针对中国市场的专属系列进行反击。
家用电器:补贴引发本土市场热潮。家电补贴成为2025年行业变革的关键,推动节能升级。未来,本土品牌将主导新兴市场,全球品牌可通过绿色合作实现反弹。
总之,本土品牌崛起,全球企业也在适应。2025年中国品牌正重塑行业规则。本土企业瞄准全球扩张,全球企业更加注重本地化。尽管本土品牌具备优势,尤其在持续创新的情况下,但这场竞争远未结束。(作者Ashley Dudarenok,乔恒译)
(责任编辑:富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