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4月14日报道 据巴基斯坦《星期五时报》网站4月9日报道,争夺人工智能霸主地位的竞赛正在迅速重塑全球权力结构,加剧了一场既具有战略意义又具有技术意义的竞争。与过去以核武器和常规武器为主的军备竞赛不同,今天的斗争围绕着算法、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驱动的创新展开。
各国正在大力投资人工智能研究、国防应用和经济融合,认识到人工智能可能将重新定义军事能力、经济领导力和外交影响力。
人工智能不再仅仅是一种经济工具,它是国家安全的关键组成部分。美国、中国和欧盟都推出了雄心勃勃的人工智能战略,以主导这一领域。
美国国防部的联合人工智能中心专注于将人工智能融入国防系统。中国2017年推出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旨在到2030年使中国在全球人工智能领域达到领先水平。与此同时,欧盟正在优先考虑人工智能合乎伦理的发展和监管框架。
人工智能驱动的自动化和智能分析正变得对经济霸权至关重要。麦肯锡公司2023年的一份报告估计,到2030年,人工智能对全球经济的贡献可能高达13万亿美元。将人工智能有效融入制造业、金融市场和基础设施的国家将主导全球贸易和供应链,经济实力将向人工智能发达国家转移。
人工智能军备竞赛最令人关注的一个方面,是它与军事应用的融合。自主武器、人工智能监视和网络战正在重新定义军事战略。美国和中国在人工智能驱动的军事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然而,国防领域使用人工智能伴随着重大风险。
具备实时战场决策能力的自主武器系统,引发了关于责任归属与冲突升级的伦理担忧。兰德公司2024年的一份报告警告说,人工智能驱动的军事系统可能会增加意外冲突的风险,因为自主武器在危急情况下缺乏人类的判断能力。此外,人工智能驱动的网络攻击已成为一个主要的安全问题,最近有报道称,国家支持的黑客组织使用人工智能生成的恶意软件渗透关键基础设施。
人工智能不仅在改变军事战略,而且在重塑全球外交。各国政府正在利用人工智能进行战略情报收集、监视,甚至是虚假信息宣传。人工智能也影响着国际联盟。以人工智能为驱动的合作伙伴关系(如澳英美联盟)的组建,涵盖国防与网络安全领域的人工智能合作。然而,较小的国家有可能陷入“数字依赖”困境,对人工智能超级大国的人工智能技术的依赖,可能会损害国家主权。
人工智能军备竞赛仍处于早期阶段,但其影响已经在重塑全球权力格局。在人工智能发展中领先的国家将主导未来经济、军事和外交规则。
然而,如果缺乏国际合作和伦理监管,人工智能的进步可能会加剧全球紧张局势、网络战和安全风险。为了驾驭这一不断演变的局面,各国必须在人工智能创新与负责任治理之间取得平衡。
人工智能军备竞赛不仅关乎技术优势,还关乎确保人工智能服务于人类,而不是沦为不受约束的权力和操纵的工具。(编译/刘宗亚)
(责任编辑:富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