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活动 |中巴农业与产业合作|巴中特快|最新

中右翼联盟党赢得大选,极右翼德国选择党跃升为第二大党
保守派回归,德国接下来怎么走?

2025-02-25 09:21 来源:解放日报  

编辑推荐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证140554)
微信图片_20210901143254.png
93690678-ffdd-4ec1-8403-f7947db2af1f.jpg

中右翼联盟党赢得大选,极右翼德国选择党跃升为第二大党
保守派回归,德国接下来怎么走?

2025-02-25 09:21 来源:解放日报

  据新华社报道,当地时间2月24日凌晨,德国大选初步结果出炉。

  联盟党(基民盟/基社盟)得票领先,在选举中获胜,时隔近四年重返联邦议院第一大党的地位。该党总理候选人默茨有望成为德国新任总理。

  虽然联盟党赢得大选,但极右翼的德国选择党被普遍认为是最大赢家,其一跃而成第二大党,在议会强势挺进;现任总理朔尔茨领导的社民党则以二战以来最差成绩沦为最大输家。

  德国政坛一夜变天,此前执政长达16年的保守派政党回归,能否带领内外交困的德国走出重重危机?

  2月23日,在德国柏林的基督教民主联盟总部,联盟党总理候选人默茨(中)在出口民调显示领先后接受祝贺。新华社记者 杜哲宇 摄

  赢家输家是谁

  初步计票结果显示,默茨领导的中右翼政党联盟党得票率为28.6%。

  根据出口民调,联盟党在年龄较大的选民中占据优势,或与其推出的振兴经济、打击非法移民等相对稳健的竞选主张有关。

  紧随其后的是极右翼的德国选择党。该党斩获20.8%的选票,比上次大选翻番,跃升为联邦议院第二大党,被认为取得有史以来最好成绩。

  而且,这也是二战结束以来极右翼政党首次在德国大选中获得第二名。“下次我们会领先。”德国选择党领导人魏德尔庆祝胜利时说。

  舆论认为,经济疲软、移民涌入引发选民担忧,刺激德国选择党人气飙升。

  出口民调显示,德国选择党此次在年轻人中获得一定支持率。在25岁至34岁的人群中,有22%的人投票支持该党。有分析称,许多年轻人多年来在经济低迷中挣扎,对主流政党失去信任。

  最大输家则非社民党莫属,仅获16.4%的选票,排名第三,是该党自二战以来最差成绩。

  朔尔茨承认社民党遭遇惨痛失败。朔尔茨执政近4年来,非但未能振兴经济,反而经济连年衰退,物价走高,汽车、钢铁等支柱型企业破产,被认为是导致社民党败选的最大因素。

  联合执政的绿党也表现平平,得票率仅11.6%,还不如上次大选。

  排名第五的左翼党得票率为8.8%,轻松越过5%的进入议会的门槛。昔日执政联盟伙伴之一的自民党以及来自左翼的瓦盟得票率均未过5%,无缘议会席位。

  此次选举投票率为84%,创上世纪90年代以来最高纪录,凸显选民在国家内外交困之际对德国未来走向的关切。

  棘手难题待解

  大选落幕,摆在胜选者面前的除了香槟,还有一大堆棘手难题。

  首先就要过组阁关。

  根据德国法律,获得50%以上席位的政党可单独组阁和执政,否则就要和其他政党联合执政。

  从初步结果看,由于没有一个政党赢得多数席位,必须进行联合组阁谈判。有分析称,由于联盟党并未取得压倒性胜利,社民党和绿党表现低于预期,德国选择党又强势崛起,可能会使组阁前景复杂化。

  德国选择党选后表示,如果组阁方案能够接受,他们愿意与基民盟合作。

  然而,所有主流政党都宣称不会与德国选择党合作,后者入阁可能性不大。社民党、绿党被认为最有希望成为执政伙伴。从目前来看,联合政府如何构成仍是未知数。

  分析人士认为,对德国来说,最好的选择是两党联合执政,可以确保稳定性和行动力。如果仍是延续三党联合执政,将会给新政府增加混乱和停转风险,从而妨碍德国发挥行动力和领导力。

  鉴于各政党在经济、移民、俄乌等议题上立场不一,组阁谈判预计会相当艰难,可能旷日持久。

  舆论认为,如何提振萎靡的经济将是新政府的最大挑战。

  默茨已提出一项行动计划,通过削减企业税、减少官僚主义来重振德国经济,同时将改革“债务刹车”制度。

  但分析人士警告,默茨领导的新政府可能无法给德国经济注入强劲动力。因为默茨的经济政策带有“典型的经济保守主义”色彩,只是改良而非彻底变革。

  与此同时,任何政策举措都必须得到潜在合作伙伴的同意,但是各党政策立场存在差距,改革料将遇到阻力。

  对美展示强硬

  德国保守派政党胜出后,美国总统特朗普发出祝贺,称之为“对德国和美国而言是伟大的一天”。

  不过,默茨却对美国展示强硬姿态。

  默茨表示,德国的外交政策目标是摆脱欧洲对美国的依赖,在国防上实现“独立”。他说,首要任务是尽快加强欧洲的实力和实现欧洲的团结。美国对欧洲的命运漠不关心,他对美国将采取的行动不抱任何幻想。

  就乌克兰问题,默茨批评美国对乌克兰冲突的处理方式。“华盛顿的干预与莫斯科一样很戏剧性和激烈,甚至更令人愤慨。”

  竞选期间,默茨主张增大援乌力度,增加国防支出。

  与此同时,默茨还猛烈抨击特朗普的贸易政策,包括威胁对欧洲加征关税。

  有分析认为,比起朔尔茨的模棱两可和优柔寡断,默茨显然发出更自信且直率的声音。未来,在默茨的领导下,德国将更有意愿在欧洲发挥领导作用,并积极参与地区和国际事务。对于面临地缘政治挑战和安全困境的欧洲来说,联盟党回归、默茨上台不失为一针强心剂。

  但也有观点指出,由于欧洲整体竞争力下降、内部利益诉求分化、长期形成对美依赖,欲做到真正自主、团结一致应对特朗普政府在贸易、安全等各方面带来的冲击绝非易事,留给默茨的选项并不多。

  默茨能否带领新一届政府“解锁”德国内忧外患,仍待观察。

  本报记者 廖勤

 

 

(责任编辑:孟令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