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活动 |中巴农业与产业合作|巴中特快|最新

“上天入海”集齐 “人造太阳”亮眼

2024-06-12 18:08 来源:新民晚报  

编辑推荐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证140554)
微信图片_20210901143254.png
93690678-ffdd-4ec1-8403-f7947db2af1f.jpg

“上天入海”集齐 “人造太阳”亮眼

2024-06-12 18:08 来源:新民晚报

  水下无人机看清海底万象,人形机器人自行走到展位,“人造太阳”有望实现人类能源自由,还有无人机送货、空中“出租车”……科技感十足的新技术、新产品描绘未来城市图景。12日上午,由上海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第十届中国(上海)国际技术进出口交易会(以下简称“上交会”)在上海世博展览馆开幕。作为技术贸易的风向标,28家企业和机构将在本届上交会上首发新产品、新技术,其中全球或全国首发的有11项。

  现场展示的洪荒70装置模型是全球首台全高温超导托卡马克实验装置,可产生核聚变,并被誉为“人造太阳”。记者 陈梦泽 摄

  推进国际科技合作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国务院原副秘书长江小涓发表开幕演讲。她指出,目前全球研发投入开始回升,背后是对新一轮技术革命带来新的产业机会和经济增长机会充满信心,带动全球科技资源跨境流通。“我们应认识到,一个国家的技术吸收能力和技术研发能力是正相关的,而不是对立的。以‘知识吸收’这一指标来衡量,可见吸收外部知识强与本国技术能力强的国家高度重合,而在2013年至2023年间,我国在全球知识吸收排名中的位次显著增长,2023年为第14位,新加坡、瑞典、卢森堡、日本、美国则位列前五。”江小涓指出,近年来我国在全球科技合作中具有更多元获益能力,其中“市场换技术”空间依旧巨大,“技术换市场”诉求也在快速拓展,“技术换技术”筹码日益增多,已经从过去的“一换”变成了“三换”。“全球科技合作和科技自立自强是相互加持的,我国的自主创新水平越高,才能技术换技术,才能在更高的水平上推进国际科技合作。”

  “非常高兴来到上交会,看到技术欣欣向荣的发展。”国际嵌入式大会主席、德国奥芬堡大学教授阿克塞尔-斯考拉则围绕“智慧城市和智慧场景应用中的嵌入式系统”发表开幕演讲。他表示,嵌入式系统可理解为非常小型的计算机,在更大的机械或电子系统中嵌入后,能够制造出自动机器人、自动汽车、自动飞机等产品,让它们更加智能。“未来基本所有的应用都需要嵌入式系统,包括消费电子、汽车、医疗保健、IT、航空航天乃至于智能城市等等。如何将这些复杂体系融合在一起,将是我们未来必须解决的问题。”

  “低空经济”火热登场

  以“数链时代,绿动未来”为主题,第十届上交会设置主题馆、能源低碳技术、数字技术、生物医药技术、创新生态及服务5个展区,汇聚近千家参展企业。

  在科幻小说《三体》描绘的未来世界里,人类造出可控核聚变装置——反应炉中燃起“微型太阳”,消耗少量燃料就能释放巨大热量用于发电,这种装置被称为“人造太阳”。在本届上交会上,能量奇点带来的“洪荒70”全球首台全高温超导托卡马克装置有望把幻想变成现实。它是一种利用磁约束来实现受控核聚变的环形容器,中央是环形真空室,外面缠着线圈,在通电时内部会产生巨大螺旋形磁场,将其中等离子体加热到很高的温度,以达到核聚变目的,而聚变能源商业化将实现人类能源自由。技术人员表示,“洪荒70”装置率先从完整装置层面验证高温超导托卡马克技术路线的工程可行性。继2月底建成后,目前正在运行调试,计划尽快实现等离子体放电,正式投运。

  今年低空经济有多火?各大公司的热门款集聚在此。时的科技研发的E20 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翼展3米,在去年10月完成首轮试飞后今年再亮相,预计于2025年在中国民航局完成适航取证。御风未来自主研发的2吨级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M1、峰飞航空科技带来的2吨级eVTOL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V2000CG凯瑞鸥等。在东古智能展台内,一架长达2.2米、最大荷载能力为5KG、最大飞行时速145公里的油电混动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鸿观”正展翅待飞。东古智能创始人何政道说,“鸿观”具备5000米海拔高原垂直起降能力,并实现7000米高海拔作业,且每公里的飞行和运维成本仅为市面上工业无人机平均成本65%,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公共安全、国土资源、应急消防等领域。

  相比天空与陆地,水下世界更为神秘。同样是在东古智能的展台,全球首个轻工业级360度全方位水下机器人“海洋之眼”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它可运用于港口防蛙人、水库管线和光缆巡检、船底缉私、江河及近海搜救和考古等多个场景,是国内首款多功能水下机器人。

  人工智能弯道超车

  扩大技术贸易“朋友圈”,为新质生产力提供展示和转化平台。上交会举办10年,已成为我国技术贸易领域的一面旗帜。在本届展会上,就有不少中国企业需求“出海”机会,拓宽产业发展边际。

  上海安谱实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生产实验室消耗品,今年是首次参展。总经理吴刚称2015年之前公司主要代理国外产品,但随着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目前已打造两大自主品牌,同位素标品、有机标准品、无机标准品等约万种实验室消耗品都可以自主生产。“我们希望借助上交会的平台,抓住‘一带一路’机遇,把产品、技术和标准带到海外市场去,和国际一流企业同台竞争。”同样是参展商,但上海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带来的最新创新成果——市界智航AI模型(GCI),则是赋能想要出海的中国企业。上海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相关负责人凌颖介绍,这是国内首个将AI模型与企业出海需求相结合的产品,整合近百个国家的认证管理资源和技术标准,信息处理能力不仅提升研究效率,更为企业决策者提供全面、深入的数据支持,助力企业在全球市场上树立卓越品牌形象。

  “市界智航GCI采用非Transformer架构的底层模型私有化部署于企业内部,可与企业自身市场、产品数据结合,打造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AI模型。”凌颖表示,这一产品目前深耕于汽车、能源等多个行业,可帮助企业显著提高法规遵从性,减少违规行为,推动产品标准化,为企业在出海浪潮中保驾护航。

  本报记者 张钰芸

 

 

(责任编辑:孟令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