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活动 |中巴农业与产业合作|巴中特快|最新

赵卫华:中越可以超越分歧追求合作发展

2023-12-15 09:29 来源:北京日报网  

编辑推荐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证140554)
微信图片_20210901143254.png
93690678-ffdd-4ec1-8403-f7947db2af1f.jpg

赵卫华:中越可以超越分歧追求合作发展

2023-12-15 09:29 来源:北京日报网

  岁末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对越南进行国事访问。越南问题专家、复旦大学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研究中心主任赵卫华日前接受本报记者专访,解读此次国事访问及中越关系新定位的重大意义。

  中越关系具有三重重要性

  记者:中越双方高度重视此访,中越双边关系具有怎样的重要意义?

  赵卫华:中越关系的重要性可以从三个层次来看。首先,中越两国是当今世界两个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在战略目标上是一致的。双方在建设社会主义、保卫社会主义上具有一致的利益。

  其次,从地缘上来说,中越两国是山水相连、搬不走的邻居。中越关系在实现正常化后一直比较友好,两国和两国人民从中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利益。

  第三,2022年中越贸易额已经突破2349亿美元大关,中国从2004年起一直是越南最大的贸易伙伴、最大的商品市场、最大的农产品进口市场。越南最近几年已成为中国的第四大贸易伙伴国,在东盟当中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对一个国内生产总值只有4000亿美元的国家来说,这在相当程度上说明了两国关系之密切。

  如何看待越南经济“取代中国”和“产业转移”

  记者:近几年常常可以听到很多观点和声音说越南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在“产业转移”趋势下,越南经济快要“取代中国”了。你对此有何看法?

  赵卫华:越南经济“取代中国”是不可能的。两国产业虽然有重合之处,但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或数字革命进行,中国国内产业在升级换代,有一部分可能随着劳动力成本增加向越南转移。越南现在的经济规模是4000亿美元,2022年中国的GDP已达18万亿美元,中国经济规模是越南的40多倍,从量上来说,越南要取代中国是不可能的。

  产业转移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随着数字革命中自动化水平的提升,中国向越南转移的都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而原来的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可能也会逐渐升级为自动化水平较高的产业,还会出现回流。产业转移可能是一个暂时的现象,是产业调整阶段性的现象,未必一直持续下去。当然,越南最近几年的确发展相当迅速。无论对越南“取代中国”还是“产业转移”,都应该有一个客观理性的认识。

  资料图片:2021年12月30日在河北定州国际陆港拍摄的“中越国际班列”。新华社记者朱旭东摄

  越南的对外战略非常成熟

  记者:近几年美国围堵中国,越南是极力拉拢的对象之一。越南与菲律宾都和中国存在海洋争议,但中越关系仍保持良好和密切。你如何看待中越关系中的美国因素和存在的争议?

  赵卫华:我一直觉得越南在处理外交关系或者在对外战略上是非常成熟的。2016年菲律宾操弄所谓的南海仲裁案时,越南非常冷静,今年以来菲律宾在南海连番挑衅,越南还是非常冷静。在中国和菲律宾的关系非常紧张的时候,中越关系非常密切。

  今年美国总统拜登没有出席东盟峰会,但同时专门访问越南。近几年美国公开宣称越南是美国在东南亚的“支柱国家”,也就是越南在美国眼中的重要性甚至超过了菲律宾、泰国和新加坡这些东南亚盟友。

  在东南亚,越南拥有强大的国防力量。在南海问题上,越南与中国的争议范围也比较大。越南领导人多次表示越南不能选边站,因为选边站对越南不利。越南领导人和战略界认为,越南一定要在中美之间维持平衡,同时与中美两国维持友好关系,才能实现利益最大化。

  最近越南学者也提出,越南一定要尊重中国是一个世界大国的基本事实,一定要尽力维持和中国良好的关系。中越关系非常重要,不仅是邻国,也是两个同时在进行改革和建设的社会主义国家。中越之间的分歧只是中越关系的一部分,中越的共同点和共同利益远远大于分歧,这也是中越两国领导人的共识。我们可以超越分歧,追求共识,追求合作发展。

  (赵卫华系复旦大学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研究中心主任 记者白波)

 

 

 

(责任编辑:孟令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