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一线房地产市场进入高烧模式,或加速政府紧缩政策。对此,中国经济网评论员胡乃军在《我财经》节目中表示:“从政府的角度,对于一线城市房地产市场,应该抱有让它稳定合理增长的态度,尽管这个周末以上海为代表的一些一线城市房地产市场非常的火热,但这是正常现象,不是过热,不是发烧只是比较兴奋。”
胡乃军认为,2015年全国城镇的人均收入大概是五万多元,而上海是十万多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两倍;城镇居民的人均消费水平是一万四,而上海是三万多元,是城镇居民的两倍;而且2015年外商在华直接投资的数量,上海站了六分之一左右。所以上海作为世界一流的大城市,房地产市场有自己供需的道理。2016年,上海房地产市场还有发展的空间,而且还有保值增值的余地。
“从一月份,中央出台了很多政策,包括降低首付房的首付比例以及免契税、免营业税等等,但是有很多政策,对限购城市是不适用的,所以上海房地产火热并不是政策调控的结果,真的是市场需求很旺盛,供给也很充分。对上海房地产市场目前比较火热的局面,应该抱着支持和理解的态度,政府也应该抱着让它健康发展的态度。房地产市场火爆绝对是大城市竞争力和活力的体现,所以是一个好现象。”胡乃军说。(中国经济网记者 项佳丽)
以下是本条新闻的播报内容:
【播报】首先,来看财经今榜的头条新闻。
据《经济参考报》报道,新年一过,一线城市房地产市场仿佛打了兴奋剂,进入高烧模式:裹被子彻夜排号,开发商及房主坐地涨价,日光盘、地王等现象屡见不鲜。其中,上海市宝山区房地产交易中心由于人流量过大,实施非常时期交易限流措施。而央行行长周小川在G20峰会上称“个人住房贷款占总贷款比例是偏低的,住房贷款应该有一个大力发展的阶段”的表态迅速被楼市捕捉。网上铺天盖地都是各地楼市火爆景象以及新一轮二手房“加价毁约”故事。
业内人士表示,契税、营业税减免等新政不可避免地在心理层面影响供需结构最紧张的一线楼市,另一方面,中介、开发商、舆论的配合再次成为了房价上涨的推手。因此,一线城市房地产调控政策短期内收紧在所难免。
【点评】胡乃军
【追问】2015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正式确立房地产“去库存”基调,各地房地产宽松政策随后接连出台。“支持农民进城购房”也成政策着力点,分析认为,这些措施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振了市场信心,但依然面临诸多现实的“尴尬”,这包括一些地方人口持续外流,楼市价格高企等。业内人士指出,未来楼市去库存难度仍然较大,且风险系数不断提升。对此,您怎么看?
相关文章:
(责任编辑:王雅坤)